明白了,傅景华为何作序
(2009-11-13 08:34:32)
标签:
傅景华周易与文字序言数序符号模式二进位制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昨日买来书《周易与文字》,想细细一读了。序言、自序、前言和再版前言,这些当然是必读,我经常列为精读。可一翻开,是傅景华在02年的作序,大致读了一下,先不说序言我的理解与感受,就说傅景华,我并不知道,这是何人呢?文后有一个简单的介绍,我更有些疑问,就上网来查,查到了一些。一体会,也就明白了一些。
其实,中国的古文化,不是今天这样的文化分类,中医学是中国古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今天,人们研究的东西比较表面,做什么就只是一个花架。而古代的学问是比较深入的,研究了一个方面,其实也是一个整体了,这也就让我知道了,为什么常秉义先生也写《周易与中医》一书啊。这也就更让我知道了我的朋友为什么知识这样宏博,什么都能懂得呢,且思维是那样地活跃而又深刻。
中国古人用以描述元始运动过程的符号数序,是对自然法则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这话我先记着,因为,关于《河图》、《洛书》我还需要再来看,并不熟知。在此做下记号。炎黄祖先是受到这样的启发,才有了灵感和智慧,创造了《周易》,从而引领和传衍了易道思想体系。
“孔安国为《尚书》作序,推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而《周易》是大道之源。大道是自然之道、生命之道、社会之道。老子通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而易之道广大悉备,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其至大无处,至小无内,囊括宇宙,包罗万象。诚可谓“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傅景华序言中的一段落,我感受挺深,也感觉写得语言挺好,在此学习、理解并记忆。
运用符号数序来建立宇宙模式,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周易》建立二进位制为数学表达的二元数序模式。说到这儿,我又联想到今天的计算机,同样,其最根本的原理就是运用了二进位制,可,为什么这个思想对于人类的推进,能够成为一种普遍的人能够接受使用,让社会变革的最为根本的形式,不是在中国人中产生的,而是在外国人,是美籍匈牙利人运用的这个思想。不知道,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每当说到这儿,我都会心潮澎湃了啊!人的思想真的了不起,能够致力于事物的深入研究,会出来不可想像的结果。人做事,只有了这个境界,才能做成事。也许,有事在了,其他的就不是什么了。而多少年来的中国人,却把自己祖先的东西丢失了很多,在中国,科技一直是跟在人后边走的。可这个思想的提出,在六千多年前,炎黄祖先就有了这样的思想,也真的让我们又自豪了一把。
一说这,想说一下今天,中国人运用计算机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深入懂得一点计算机的人就不多了,就是能够说得清其组成、结构的人也不多,再说原理呢,一般人更不去思考。这种浅薄,真的让中国人活着,只看重表面和利益。其实,我说的这一点,并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知识,是一个人思维正常下的所及。可有几人能够去想去知道呢。越来越,人真的就是这样傻了吗?
学习什么,都要到根,这个思想我是明白的,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专业的,需要专业的知识。是啊,专业知识对应于世上所有能够涉及到的事物,人不是万能的,不会事事都懂,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是要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要事事寻源。
我想,若是中国人一直坚守这样的思想的时候,也许计算机的创造就是在中国人当中了,因为,在六千多年前,已经建立起了这样思想模式。当然,在计算机中运用的逻辑思维,这个,应该是中国人的欠缺吧。中国人至今不太运用逻辑思维,日常人中,逻辑学的知识都少一些。其实,逻辑思维对认识事物是相当有帮助的。中国人也要吸收一下西方的内核式的文化啊。
好了,读了一点序言,说多了。最终我想说,中国古文化,国学,在此,我看到了文字和应用----中医学的又一次真实的融合,这是一个整体。傅景华作序,还有一点吧,他还在中国古籍出版社有职的,是副社长吧。还有我也就懂得了,为什么历史知识很好的人,为什么能够懂得这样多,在一般人中,好像方方面面都是专家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