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的朋友,应该怎样处呢

(2009-10-20 12:46:35)
标签:

处世

朋友

友谊

涵养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处世,是一个人最有学问的事情,而处世之中,处友,又是最有学问的事情,而处友当中,朋友的朋友应该如何去处呢?在我的心中,更是学问中的学问。

 

人生中,最重的是情感,自然包括友情。友情是很纯真的,自然也是美好的。有人说,一个朋友一条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这样,把朋友说得真的是到家了。还有更为到家的话:友是人生中真正的财富。是啊,人都说自己有多少钱财是富有,可我一直感觉,心中有朋友是财富。我说的朋友,是说能够给你一种智慧和力量,当你在高兴的时候,会给你分享,当你在不高兴的时候,会给你分忧的人。还有,就是靠近心灵无话不说的人。如果说话总在浮着,总是点到为止,不能深入,也就不是朋友了。朋友,是不需要一些表面的东西的,礼仪的东西仅仅是最最表层的心情自然的表达。

 

每个人也许都会有自己的朋友,没有朋友的人生命会感觉苍白无力的。当然,我所说的不苍白也不是就要多么花哨着自己,多么五颜六色地来装扮自己,只是说一种能够支撑自己的力量,生命中的充实。所以,我所说的无力,是说人只在表面求得一些快乐,有着做事的应付感,而自然的渗透好像差了一些。

 

是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也许,在心中,对朋友都有着一、二、三的排序,这是一个人自己的权力,我们任何人无力去干涉和评说,其实,细想起来,人的生命中,这是不是进入了比较核心的地段了呢。如果,有了错位,自己也是清楚的,友情之间的平衡是自然的,而不是有任何东西来交换的。试想一下,当你感觉你已经变化了时候,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已经处过的朋友呢?而友情,在我们的生命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位置呢。这儿的友情是一个特指了,在此前,有着相对具体的内容和不言而喻的认可。所以,这种变化很难说清楚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友情的纯洁,只能说这是一个小小的自然风波,如果说,是为了其他,这就很难定位了。友情,是绝对排斥欺骗的。如果,有了这个,何谈友情呢。友情的任何一方都完全有资格对于原有的友情做一个隔断。这样说,依然是对上文新旧概念的一个延续。

 

处友,真诚是第一位的,这种真诚,有时会涉及很深的内里,当这个碰撞触痛心灵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譬如:朋友的朋友应该如何处呢?

 

现实中,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一直认为,这同样是人的一个修养。一个人不是自己表面如何快乐就是快乐,一个人不是只要自己快乐就是快乐,能够承受很多的东西,这我叫做城府,人的城府深,快乐自然来得厚实些。人的相识,包括朋友的朋友,彼此的最好的尊重自然是尊重于既定形成的,一个人过于的表现,这是我最烦感的。在现实中,看人很清楚,一个人若是太能表现,至少是少了教养。我说的表现是过分取悦于人的表现。现在博上,同样道理,当是朋友的时候很好,一种桥梁,结果会是让自身很难堪的。当然,博最终的隐形让所有的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表现。也许这种表现是很多人在现实中得不到而在这儿得到的一种满足吧。对于这样的东西,我一直在细想,友谊的长久,需要的真诚,更需要人的涵养。

 

原来的朋友,因为种种,会变化着一种感觉。对此,我是最不喜欢的,在现实中也是这样,凡遇到此,淡出是最好的方法。淡出,真的是需要境界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把美好的东西看成是精神的支撑或长久的追求,也许,这种感觉不太明显。这,就标明了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位置是自己选定的,也可以说是人生走路走过来的,也可以说是必然。我们没有必要对这类事有过分的评说,能够淡出,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心灵空间,这自然也是最美好的。

 

一个人能够学会有涵养,让自己在心灵深处,很坦然地面对一些遇到的事情和问题,这个学问是比较大的。但是,真的学起来、做起来也是有意思的,至少能够自己对自己的心灵又有了一个抚慰,同时,过后会是滋润的感觉。人的好多学问,也就是这样学来的。让心灵洁净,不污染,涵养自然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实,我说的这些,是人生中比较深的,而作为人们看到的,也许是表面的。对于表面的,凡事都会各为贵,凡人都求得和了,不会有更多的引伸,只是深了的,才会有我以上所说。

 

说到这儿,我一直感觉,人在精神领域中的寻求,为什么更多的是来源于书籍呢,因为,这是面向群体的,不是针对哪个人的,所以,在这儿获得的精神支持是最大最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以书为友,与书相伴是最好的,对自己也是最为安全的,更是需要的,因为,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大脑都不会空着,除非你遇到了天大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寄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