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请当事人:人要摆正角度就好啦
(2009-09-08 10:35:22)
标签:
有请当事人亲情角度宽容精神和物质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近日事多些,对于《有请当事人》看得不是太全,也就没有说话,昨儿,小王宁很关心,专门留言问我,怎么没有看到对有请当事人的评说啊?我很不好意思,说了的话要做,这是我一直遵守的,何况这对我来说不难,只是近来的事的确是多,没看,就和没读人家的文,甚至没读懂人家的文就说话一样,难得说的自己应
心。说到这儿,我依然想陈述一句,这也是我做事的真诚……
言归正传吧,就说昨天的《有请当事人》,“李不清的家事”……
这已经是第三集了,虽然前面没看全,但今天我是专门挤时间来看,还是能够看懂的,说的,依然是李家一家兄妹五人,老大去世了,有子女来代替,是围绕家中房子的事。父亲前不久去世了,家中有兄弟几个依然住着的房子,但都是爸爸的,这就有了一些矛盾,还是争。
在叙述的过程中,兄弟是老二吧,叫李建国,他说:父亲有病的时候,都想尽孝心。本来父亲是和最小的儿子在一起过,这样呢,小儿子因为一些情况和哥姐们不是太好,也就基本不让他们上门。这样呢,当父亲病重之后,儿女们都说应该去照顾父亲。这是自然的心情。由老二和小儿子在5月30好说好,一个人一个月,他先来,小儿子说从整月开始吧,也就是6月1号。在31号,老二想和弟弟有个交接,也就是知道一些情况,这也是对的,可当他来到家中的时候,小儿子出门了,不在家。这让老二很生气,想,说好的,你又走了,这不是躲藏出去吗?在现场,他就这样说了。这样一说,小儿媳不干了,立刻就急,说,我们躲藏什么啊?他去干活了,我们要挣钱啊,工作能不做吗?语言很激烈的……
看到这儿,我想,这个问题都没错,是个角度的问题。如果大家能心平气和地说清楚,愿意听别人把话说完,也许矛盾点就少了。老二显然说的也是自己的心情,因为,人有了过结,很容易去想别人对自己的不好,这种想法也就出来了,而老小呢,说好的事你不在,当然要提前说一声,就是没提前说,谁在家,也就是他的爱人,也应该把事情说清楚。这样,都是尊重他人,人要是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一般不会再有其他的争执。若还有,自然是人的品格的问题。
所以,在看这些节目的时候,我总结了一点,先不说所争的房子啊,钱财啊,等等如何,就说当时的态度,人们能不能调整到一个尊重他人的角度上,不用其他的不良想法去想别人,再就是愿意倾听别人的话,能够体谅他人。这是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前提。但是,凡是有这些矛盾的地方,都是少了这些,而是看别人的地方多,特别是一些不好的地方,对自己有利的,就当作条件来说。这样,心情永远不会好,且矛盾越来越会多。
所以,角度问题很重要。
我的体会:人一旦有了矛盾,不管是在哪儿,若是矛盾有些激化了,我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先不做,什么也不说,当冷静之后,再来看,再来说,或者是,把好多的东西自己先担下来,能够化解矛盾,这是目的。其实,人生有什么啊,本来就有了基本的生活条件,这就可以了。当老人去世后,留下一些东西,顺着原来的痕迹就好啦。非要得到,就算是分得了一些,又有什么呢。能富裕多少啊。再说,都是亲人,这种亲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伤害多大啊!人的情比什么都重要,要在生活中懂得珍惜情感。若是这样,好多东西就少了。
这个节目还没完,当然,都是要最后人非要争,最终没有调解的结果,就要去法庭了。唉,我是感觉,到了法庭,这样的事显得多没有意义啊!真的,我很想在这方面在全社会能有一个启迪,让每一个家庭都好,幸福,让每一个人都在快乐中生活着。不知道,今天中国这个社会上,还能有人在这方面有新的起色吗?
昨天看了一个消息,一位画家抚养了17位老人,最终还是给送终的。我很感动……回头有时间再说……
社会是由整个社会中的人来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的美好风气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当然,做好自己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