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世立: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案尘埃落定

(2009-08-28 11:32:12)
标签:

兰世立

东星航空

破产

衰落

杂谈

分类: 提笔记事

       兰世立: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案尘埃落定

 

看到新闻:兰世立的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案尘埃落定,以衰败告终。多少知道一点东星,还是感叹为壮举的……

 

东星航空成为我国第一个破产的航空公司,它所涉及的案件也成为我国新《破产法》颁布后首例跨境破产重整案。从风光登场到宣布破产,东星航空仅用2年多时间,衰败之快,真可谓飞机速度。2005年6月,兰世立一拿到民航总局的批文,就抛出了20架飞机的采购计划,而东星航空公司的注册资本是8000万,这在当时是连一架飞机也买不到的。据一名熟知东星财务的知情人士讲,那时,兰世立已拖欠了旅行社员工两个月工资。5个月后,东星与空客签下购买10架飞机的协议。

 

空客中国公司副总裁陈菊明事后回忆,在3家民营航空公司惨淡经营、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当时,兰世立把自己的航空公司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兰世立的很多做法,在下属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他敢做。开通香港、澳门航线后,东星航空一天一班,香港一班,澳门一班。有员工说这么定不现实,武汉市就这么大,再怎么样,即使不要钱也没有人去了。上座率果然不高,一个飞机上只有三五个人的情况经常出现。但兰世立要的是规模,每天香港、澳门各一班,照飞不误,东星航空亏损严重。号称有30亿资产的东星集团,总部在武汉证券大厦只有一层楼的租场,他自己的公司至今还在租借的写字楼里办公。

 

兰世立简历:

湖北武汉人,1966年6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经济学硕士。现任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1990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在湖北省政府机关工作,同年转到海南省政府机关工作。

    1991年,创立东星电子有限公司。

    1992年,在武汉开设“东宫”酒楼,进军餐饮业。同时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

    1993年,进入旅游业,成立了东星旅游公司。

    2003年,收购汉口国旅,获得出境权。在北京、上海、深圳展开并购旅行社行动。

    2005年,获得中国民航总局批准,筹建中国东星航空公司。

    2009年3月14日,民航局宣布自2009年3月14日24时起,东星航空公司暂时停止运营。

    2009年春节前,与朋友聚会,酒酣之际,兰世立说,“你们等着看,2009年东星肯定有大动静。”

    究竟是什么大动静呢?他的一位朋友后来回忆,当时,兰世立笑而不答,端杯自饮。

    两个月后的3月1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一纸通过,东星航空停飞。几乎同时,东星集团总裁兰世立被传在珠海机场欲出境被警方带回武汉,开始了他的“监视居住”生活。

 

兰世立,1991年,兰世立从省委机关辞职下海,白手起家,从房产、电子产品代理、餐饮到旅游,最多时涉足20多个行业,据传每个领域都大有斩获,从未有过败绩,在成立东星航空之前,他已经是被众多耀眼光环所裹挟的东星集团董事局主席。当东星航空公司成立时,身为东星航空公司老总的兰世立成为湖北的首富。

 

有人发言说:为什么破产的不是国东航而是东星?

 

东星航空破产了,国航东航却活得很滋润,如果平等竞争,倒闭的不该只有东星,如果没有国家保护注资,大批国有航空公司都会倒闭,包括国航和东航。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恶劣生存环境。东航的资产负债率比东星还糟糕,凭什么国家免费救东航还不许老百姓出钱救东星?武汉中院明知民营企业家汪潮涌带着真金白银来营救东星(实际就是要东星的航空经营权,要那张执照),为何不提出任何理由就否决?一天之内就决定了东星的死亡?这其中中航集团和民航总局扮演了怎么样的幕后操纵角色?民航总局为何对民企进入民航领域如此抵制?

 

以前只知道铁道部垄断最黑,现在看起来民航一点都不比铁路白。

服务业大量国企垄断的存在,正是中国服务业发展不起来的关键原因。中国政府一直为第二产业畸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焦虑困惑,却不敢正视生产关系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弊端,不敢改革铁路民航的高度垄断体制,这个低下落后的生产关系不打破,中国的第三产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又想捍卫国企的长生不老东方不败的地位,又想解放生产力,这是幻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