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永俊和扬州玉雕

(2009-04-20 08:32: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偶尔,看到了有关玉的介绍,让我对玉有了很喜欢的感觉。

 

河田玉是最好的,玉有了瑕疵,同样在玉雕师的手下,可以成为一个很完美的作品。顾永俊就是当今我们中国很有名的玉雕大师。

 

一块有瑕疵的玉可以价格很低,但是,经过大师的设计雕琢,同样可以升值很高。一块只有5000元的玉,若没有瑕疵应该至少在万元以上,但是,经过玉雕大师的设计,成为一件很讲究的作品,至少在4万元以上。看到这些,可以知道,一个工艺玉雕大师的造诣是很深的。扬州是我国玉雕最好的地方。

       顾永俊和扬州玉雕  玉雕师顾永俊

      顾永俊和扬州玉雕

       顾永俊和扬州玉雕

    顾永俊和扬州玉雕

 

【探索】 国画和玉雕的融会贯通

      印象中,和玉打交道是一件特别高雅的工作。都说玉是有灵性的,想必也会感染到雕玉的人。果然,顾永骏和想象中一样,穿着得体,谈吐文雅,谦逊近人。

      从1962年到现在,顾永骏和玉打交道已有45个年头。换言之,他已经被玉浸润了整整45年。中专毕业后,当时21岁的他进入了扬州漆器玉石厂学徒。开始是在车间里从事雕刻,从开玉到琢玉,一步步熟悉着玉石的纹理、脉络。

      顾永骏出身于画家家庭,父亲是省国画院画师顾伯逵。小时候,就是在父亲的挥毫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可惜的是,顾永骏对父亲的中国画并没有完全继承下来。但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中国画布局、立意、构图的各种理念,还是在他的意识中埋下种子。顾永骏的玉作,也以山水、人物居多。

      父亲去世后,顾永骏忽然感到“家中的大树倒地了”,从那时开始,他认识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他都必须要真正独立起来。

      工作上,他开始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不甘落后;生活中,他到处收集散落在外的父亲画作,临摹后又返还给别人。

      提到这段生活,顾永骏用了“无比艰苦”四个字来形容。结婚后,夫妻俩和两个孩子挤在16个平方米的房间里。自己每晚研习时,都要用纸把灯罩起来,轻手轻脚地,不想打扰孩子们的休息。他还大量阅读古典书籍,增加文学修养。现在顾永骏的绝大部分玉雕作品都会雕刻着一首古典诗词。

      【成就】恢复失传200年的“山籽雕”

      从众多玉雕师傅中脱颖而出,顾永骏靠的是恢复了失传200年的“山籽雕”。故宫博物馆内,曾有扬州师傅雕刻的“山籽雕”作品《大禹治水图》,被誉为“国宝”。

      “山籽雕”是玉器的一个品种,其创作保留了鹅卵石形状的天然外形,以各种人物和诗词典故为内容,施以山水花草、飞禽走兽,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的方式雕刻出玉器。这种源于宋、盛于清的绝技也已失传很久。

      从1978年开始,扬州玉器厂就成立了攻关小组,力求恢复“山籽雕”,四五年后,攻关小组只剩下顾永骏一人,他不断从扬州文物商店借来明清时期的“山籽雕”作品,终于让“山籽雕”重现当世。

      在顾永骏创作的各类“山籽雕”中,《汉柏图》的创作最艰辛。那是1996年的春节,厂里放假了。他独自面对1吨重的玉石,想到了用苏州光复镇四棵名为“清、奇、古、怪”的柏树为主角,再辅以文人墨客。当时只有5天的时间,到了最后一天,他头脑里的各个人物还没有“各就各位”,顾永骏心急如焚,尽管北风呼啸着,大雪飘洒着,但他还是急出一身汗。他不由得对着玉石作起揖来,祈祷这些人物能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说也神奇,仿佛是他的诚意打动了玉石,他的思路豁然开朗,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整幅作品的设计。当他走出车间时,大雪也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就连小鸟也开始“叽叽喳喳”地报喜了。

      不走前人路,让顾永骏的作品永远充满了新意,除了《汉柏图》,他还创作出《聚珍图》、《潮音洞》等大型玉雕作品,被誉为国内“山籽雕”第一人。

      【展望】扬州玉雕并不担心传承

      现在的顾永骏已经退休,每天在家把玩玉石,自有大自在。每日与玉对话,人与玉共神游。

      顾永骏并不担心扬州玉雕的传承,他认为扬州玉雕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尽管会出现人才的流动,但绝不会影响整体的欣欣向荣。他带的徒弟薛春梅,也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大师,“师徒皆大师”,也成为了扬州玉雕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一、扬州玉雕

 

扬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积淀厚重,尤其自明清以来,即为我国三大玉雕重地之一。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玉器先辈艺师呕心沥血,勤奋实践,继承发展中国玉器优良传统,创制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工精艺巧的玉器珍宝。

  随着扬州的三度繁荣,琢玉工艺出现过汉、唐、清三次高峰。清代中叶,扬州成为全国琢玉中心。扬州玉雕千百年来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扬州玉器厂的数十件精品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或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

[编辑本段]二、溯源

  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据相关史料记载,扬州的玉雕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在古籍《书经·禹贡篇》中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1977年在扬州蜀岗,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以及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证明在夏代时的扬州一带已有了玉器制作工艺。

  在江淮东部龙虬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玉璜、玉管等物,扬州汉代墓葬亦出土不少玉器,品类繁多,造型优美,且已采用透雕、阴线刻和浅浮雕手法。唐代的扬州玉器工艺又达到新高峰,贵族豪门用玉件装饰楼阁,所谓"雕栏玉户"。唐僖宗时,盐铁史高骈在扬州建有"御楼",用金玉制作蟠龙蹙凤数十万件,装饰其中,并将多年搜刮的扬州玉器珠宝数万件献给朝廷。而唐代民间以玉器为佩、饰品亦渐开风气。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为后来特色技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宋代扬州玉器已向陈设品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益丰富,造型、琢磨艺术水平大为提高。

  清代民间玉雕工艺主要集中在北京、扬州、苏州、杭州、南京和天津等地,并且似有明确的分工,其中扬州善雕大件玉器,扬州玉匠又善于把玉雕艺术和书画艺术结合起来,于造型、纹饰方面,借用绘画中的透视效果,镂雕多层花纹,由近而深,由大到小,呈现出具有故事情节的生动画面。

  到了清代中叶,扬州玉雕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在扬州建隆寺设玉局,大量承办宫廷玉器,并按岁例向朝廷进贡,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10件大玉山,多半为扬州琢制,其中重逾万斤被称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成为稀世之宝而名闻遐迩。1840年后,扬州琢玉行业逐年衰弱,扬州玉工流向上海和香港等地,留在本地的多从事平面玉件的雕琢。

  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和赞许。外国朋友们用"人间奇迹"的创造、"东方艺术之最"、"巧夺天工"等美好的语言来形容他们的感受,见证了扬州玉器为增进我国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在近几年来的全国、全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扬州玉器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前列地位。如今这簇古老而绚丽的工艺美术之花,正在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成

[编辑本段]三、工艺特色

  扬州本地并不产玉,但古代扬州的便利交通及富庶市民却为玉雕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来自全国各地的珍贵玉石都在这里加工,顿时身份百倍。每一块玉石的成分、色泽、形态、大小均不相同,玉雕大师善于依照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首先构思出玉器的造型,然后才进行仔细的雕琢。有时候一件大的玉雕作品要一个人雕刻十几年。

  扬州玉雕所用玉石质地坚硬缜密,硬度为摩氏4至8度,手工雕琢技术较为复杂,其工艺特点是琢磨,即"琢玉"与"碾玉"。扬州玉雕使用的玉料有新疆的白玉、青玉、碧玉,辽宁的岫玉、玛瑙、黄玉,江苏的水晶,湖北的绿苗、松耳石,广东的南方玉及巴西的玉石,缅甸的翡翠,阿富汗的青金,加拿大的碧玉和日本的珊瑚等。

  扬州玉器分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仿古、山子雕6个类别,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历代扬州玉雕分别保留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如西汉的《白玉蝉》以和阗玉雕成,采用"汉八雕"的手法,线条凝练挺拔,推磨极见功夫;清代的《大禹治水》多种手法并用,属于稀世珍品,它以新疆青白玉为材料,高224厘米,前后雕琢6年,用工15万个,耗费白银一万五千余两。

  扬州玉雕创造性地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今天的扬州玉雕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其中,尤以"山子雕"及"练子活"技艺独具一格,显示了扬州玉雕艺人精湛的技艺。

[编辑本段]四、传承意义

  当今的扬州琢玉艺师,全面继承了传统的扬州玉雕优秀技艺,锐意创新,在实践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的琢磨工艺规律,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技艺,创作了大批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做工精致的产品。他们的"山子雕"和"练子活"技艺独具一格,显示出扬州玉雕工艺技法的精湛。现在主要的扬州玉雕传承人有黄永顺、顾永骏、焦一鸣、刘筱华、李小威、江春源、夏林宝、汪德海等。

  目前,扬州从事玉器生产的企业普遍面临成本高(玉石价格年年上涨)、费用高、赋税高等困难,生存极为不易。扬州玉雕加工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现在的原料价格要比以往涨了很多。同时玉雕为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由于玉雕技艺的学习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在雕琢的过程中又要创作者有自己的创意和思维。付出与报酬不相称,雕玉器不如在餐馆雕萝卜,致使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玉雕技艺的学习,玉雕技艺后继乏人。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现有技术人员大量流失,青年人不愿学习和从事这项手艺,扬州玉雕技艺后继乏人,亟待保护、抢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扬州市的江春源和顾永骏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