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价差吗?
(2009-03-30 09:18:06)
标签:
药品蔬菜价格市场竞争合理公平文明 |
分类: 心底话语 |
商品的差价,无人不晓,可近来有意无意关注了一些商品,也真的令人咋舌……
药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经常有暴利行为的,可在不远的距离,就能有着如此大的差价。
北京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瓶装,360粒的,在同仁堂的经销药店,我总认为这儿的药是真的,且价格应该是最合适的,在这儿买是12.8元。无意之中,在另一家漱玉药店,看着真的是完全一样的,是9.40元一瓶。这让我很感觉纳闷,究竟应该相信谁呢?同仁堂自己的药应该不会假吧,加之,这不是贵重药,其他药店也不会经销假的,因为没有大的利。每当我在问起这样的现状问题时,药店的人员总是以进货渠道不同为由给予回答,其实,这样的答复和不答是一样的了。反过来我们想,为什么不进价格便宜一些的,或者说当时进了价格高的,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价格低的,以后可以降下来,这也是一个好的态度,更是一个真正的营销应该有的思路。可现在都没有……
蔬菜:每到这个季节,我很愿意吃一点新鲜的野菜,即便不是野生的了,都说是大棚中种植的了,我还是愿意吃。荠菜、苦菜等,在我们所住地方的菜市,每市斤是3元,最便宜的也要2.5元,回到我妈家,在那儿的菜市,感觉这些野菜比我这儿的还好一些,每斤1.5元。这儿的距离不是太大,价格竟然有这样大。的确,有地理位置上的差别,商品会有价差,可如此大的差别,这就让我感觉到,中国依然处在一个很盲目的商品经济状态,也是很低级的,人们只是眼前的这些小的利益,而没有一个更为长远的发展思路。
仅仅从以上两个事例,我想说明的是,中国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而在这些价差上,我们看到了不公平,好像公平是要让消费者自己用更多的时间去识别,无形中给消费者啬了一些负担。究竟这个问题应该是谁来管,和谁来管更为有效呢?仅靠消费者自己的货比三家,我想,这个作用好像不大,而政府对于价格应该有一个规范,尤其是药品市场。
说到药品市场,我知道的还有这个情况,同样的药品,有好多的药厂生产,名字不是一个名字,名字一换,价格就要贵很多,这让消费者很难在这其中来对比。若要真的下上一番功夫,可以让消费者都成了药剂师了,至少是半个。
一个社会的文明,应该是让人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中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感觉更能发挥自己所长,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事情上,可要在好多事上这样用精力和时间,真的是没有多少价值。可不用精力和时间,也许,不一定什么时候,你就感觉上当了……人的上当就如受到欺骗是一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