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的轰动
(2009-03-01 06:20: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小沈阳在中国轰动了,至少是在娱乐圈中火了。
人一旦火了,八面来风袭来,老百姓乐了,所谓的文化人有了话题,不仅对小沈阳的说法不一,认为他是靠赵本山出彩的,更有“眼光”者在预测小沈阳能火多久啊……不管怎么说,小沈阳终是火了。
对于 小沈阳的火,我倒更赞成他赢得了老百姓有喜欢和认为他才刚刚开始,后劲还在后头呢。
小沈阳的火,我至少很欣慰地感受其中之三:一是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小沈阳的火完全是有自己的功力的,从哪一点都能看出他的功力,看他演出中的自如,自然是台下的数十年之功。二是赵本山的事业之心,赵本山东二十年在中国春晚舞台上老树长青,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艺术的追求,这种追求不是最终自己如何,而是更为博大的心胸,扶植新人。看看春晚幕后的赵本山,身体劳累真的是很感人,这让我们在钦佩之心当中,又平添了对他的作品的喜欢,这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小沈阳在其中,当然也喜欢了。三是,他们追求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来源于生活和老百姓的喜闻乐见。老百姓的喜欢就是他们的创作表演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还有什么意义呢。
记得曾经遇到的问题,是说一家国家级报纸,记者编辑们一年一度评选好新闻,可这张报纸的覆盖看似全国,但真实能够看到的人是很有限的,就是订阅了报纸的单位,也很少有人读,所以,好新闻的评选也仅仅局限在有限的记者和编辑中。一直感觉,这样的事有价值吗?可至今还存在,我认为却没有生命力,最终无非是这个小圈子的人获得自己的一点好处罢了。
所以,面向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如计算机开发程序一样,是面向对象呢还是面向结构,这是首先要待定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