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爱生活,日子不可不过好

(2008-12-27 03:20:03)
标签:

生活

中庸

读书

心境

情操

明了

林语堂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深爱生活,日子不可不过好

深爱生活,日子不可不过好

 

 

一直喜欢着一种淡雅之心,无论对什么,哪怕是年上去浓重,其实,还是保持着淡雅,其实,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若是非要有一个解释,这就是做人的本性与持久的追求。

 

人对生活,都会追求美好。也许,人对美好的标准是不同的。多数人喜欢直观表面一些的东西,现代年轻人更是追求一些物质的东西。我一直不认为这是错,因为,大家所认为的物质是可以代表人的价值这个观点,或许有一定对的成分。人的年龄不同,人的经历不同,人的欣赏的价值观就是不同的。能够有着简单的对物质上给予的快乐,这也不是什么错。只是每个人获得快感的基准不同,持续快乐的标准也就不同。

 

我还是喜欢人的生活中从表面给予的到深层的东西,也就是说喜欢深层的一种感觉,而感觉的东西,更多的是在心的东西。有很多的东西,一旦说出口,好像当时你说了,你的心情好了,其实,好多时候是给他人带来了一种不快和负担。人若是只顾自己而没有他人,这样的生活也就没有了意义。而有他人,还不是没有自己,其实,是不会放弃自己做人做事的根本性原则的。

 

飘浮的东西,泡沫总是很多,实际上,在人的生活中,能够渗透到底的,也只是很深刻的东西,人若是能够把握,也就感觉到生活是平淡中的快乐,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只要把心放在这个层面上,就会感受到生活给予的一种温暖,无论怎样都会让自己快乐。与人相处,更是给他人一些空间和让步,平和处世待人,这是人生的一个境界。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序中说“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鉴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的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默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的享受快乐的人生”。我还是极为欣赏他的这一番话语的。

 

人的生活,保持在一个中庸的心态上是很好的,凡事没有过分地追逐,人生的最大追求就是人生没有什么追求,只求得自己自然地做人做事。做过了,也就是做过了,什么都不是自己为其他来争得利益的一种资本。这样,才能心无牵挂地享受着生活给予的一切。的确,做到此不易……可人生,既然感知到了,还是真实人生,自然人生吧。一切都是在自然之中,不要努力,不要坚持,却一直都在坚持和努力之中……

 

人的生活,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只要我们深爱生活,就会把日子过好……

 

 

附:下文引自网络: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说明 清·山阴金先生

  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学问

原文: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自古以来许多有名望的世家,都是靠积德,要想具务高尚的人品,只有读书。

 

原文: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读书即使不能成名,却可以使人品德高雅。修养德行而不期回报,自然心安理得。

 

原文: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但是读书可教化乡里比做善事更胜一筹。

 

原文: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于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各位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学写文章,学会一点技艺,便算是有读书的天份吗?在我所要求的只是“恕”,不过只是尽人伦的本份——忠孝仁义而已。

 

原文: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人的聪明如果用于正途,越聪明越好,学问功名更能增加他的品质。人的聪明如果用于邪路,则聪明越显荒谬,学问功名反而助长他的奸滑。

 

原文:战虽有阵,而勇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作战时虽有阵法而以勇敢为根本。丧事虽有礼法而以哀戚为根本。文人虽有学问却以品行为根本。

 

原文: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无到”?曰“近思”。
译文:什么是至高无上的品行?即平常的修养。什么是大人?即是有德的人。如何能上达?即努力学习。如何能远到?即只有近思。

 

原文: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原文:万理澄清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译文: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原文: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已工夫。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观察天地万物自然的景象,学习圣贤克已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本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原文: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待事要明确果断,待理要正直而通达。

 

原文: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助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为什么有太多思虑?心应如水般平静。不停止不忘记,读书应似流水不止。

 

原文: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心境不能杂乱,杂乱则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心不能劳累,心劳累则精神疲倦,就没有收获。

 

原文: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译文:只要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而心中所追求的,则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拦。

 

原文: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译文: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原文: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译文:心有成见,就好像用水浇石头,水一点都进不去。对事理不能领悟,则拘泥而不变通,一点都转动不得。

 

原文: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向舟,一毫受用不得。
译文:读书不体验认识,就好像闪电照物,一点都抓不到;读书不能身体力行,就像水中行车,陆上行舟,一点用处都没有。

 

原文: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读书求明理,须让自己满意。与别人谈道理,须令别人佩服。

 

原文: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译文: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进光何以报父母之恩?戒酗酒,酗酒伤精神。戒色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

 

原文:聪明壑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译文:以愚笨保持聪明智慧;以忍让保持盖世的功劳;以怯懦保持振世的勇力;以谦让保持巨大的财富。

 

原文: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纵情于声生虚怯病菌,热衷于财货生贪心病,嗜好功名生虚伪病,看重名誉生矫情偏激之病。

 

原文: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译文:不要轻视自己的身心,才德都蕴藏在身躯之中。不要轻视自己的一生,千古的功业都由此奠定。

 

原文: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有量。
译文:要超越古人的成就,知名人称有志。不谦让同辈是没有度量。

 

原文: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经历一番挫折,才能长一分见识。……

 

原文: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译文:不自重自爱自取其辱,没有畏惧心的人招致灾祸,不自我满足的人受到裨益,不自以为是的人见多识广。

 

原文: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译文:事情在最得意时要防乐极生悲,说话到最忘形时要防言中有失。

 

原文: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读书最要紧的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实实在在而持之以恒。

 

原文: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译文:四境平安祥和,一切顺其缘份,一生的烦恼牵挂,都是因为多事。

 

原文: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译文:能摆脱诱惑,才能看出德行高操。在遭逢变故时能站得稳,才是真君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