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学习(3)

(2008-12-03 05:58:21)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手翻翻

文学成就

《史记》取得 了极高的文学成就,它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也借鉴了战国散文那种大气磅礴的,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再加上司马迁本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卓越的见识和充沛的感情,使《史记》中的文字独具魅力,令人“惊乎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一个特定的时代,一位智慧卓绝的人物,共同孕育出这部“无韵之离骚”。《史记 》因此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魏晋小说,唐宋散文甚至宋元戏剧都 从其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具体表现为:

 

一、它是古代小说、戏剧的源头活水

《史记 》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它关于通过各种兵役法塑造人物形象,如果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描写人物的生活琐事,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来表现人物性格,等等。可以说,后代小说、戏剧常用的多种表现手法,《史记 》都已经开始运用。我国古代的小说、戏剧,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从《史记》中找到痕迹。同是,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据傳惜华所著《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在号为国粹的京剧中,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

 

二、它是古典散文的光辉典范

 

《史记》是汉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其酣畅淋漓的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的影响。后代散文家无不*然宗之.从唐宋八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史记》把许多晦涩难懂的古书词句译码成涘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史记》语言多为单行奇字,不刻意迫求对仗工整,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因此,历史上的很多古文家都把《史记》视为古文典范,在批语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纠正艰涩古奥的文风时,都要标举《史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