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筱然
筱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309
  • 关注人气:31,9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过半个世纪》和所记载的鲁迅

(2008-10-05 14:49:5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手头一直有一部厚厚的书《走过半个世纪》,1000多页,这是一部文集。该文集是《文汇报》创刊50年时,集了半个世纪中在《文汇报》上发表过的副刊文,时间是从1946年至1996年,整整50年,半个世纪。当时我很喜欢这部书,是我要预订,而一位好友执意要替我预订购买后当作礼物送我的,时间是1996年的6月。由此,我更加珍爱这部书。

 

其实,读来,这部集子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书,只是把50年来发表的好的副刊文章按时间做了汇集,其中并没有一个贯穿的主题。我喜欢这部书,就是因为她的纪实性,所有文章,都是当时的人所写,且他们的所写都是亲身的经历,有些文,从主题上看就已经很有让人读的价值了。书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1946年至1947年这段时间的,第二辑是49年至66年的,第三辑是77年至96年,序是柯灵所作。此书的不足是,每一文后并没有注明具体的时间,我认为这是编辑者最大的不足。读一篇文字,能够真正读懂,自然要与时间相关,没有时间,很难正确地理解与判断。对于文艺性的文字可以不要具体的时间,但是对于这种散文式的文字,时间是重要的。

 

我不想从文章的写作技巧与手法来去读,而吸引我的是此时的文字中的史实和某些观点,因为是纪实的,我喜欢这样的真实性。文章都是名家之作,茅盾、巴金、王统照、陈钦源、叶圣陶、傅雷、陈伯吹、郭沫若、沈从文、汪曾祺等。他们的这样的散文写得很轻巧练达,又有实在的内容,读起来舒服,让你大有吸收之感。

 

今又读其中关于鲁迅的几文,一是雪峰的《鲁迅回忆录》,一是许钦文的《鲁迅先生和元庆》,再一文是周遐寿的《鲁迅与清末文坛》。其中知道了鲁迅与柔石的一些细节往来,还知道了元庆先生为鲁迅做画,包括鲁迅译作《苦闷的象征》及他的《彷徨》的封面都是由元庆先生来做画的。他后又给鲁迅画过像,鲁迅都是很满意的。当他在西子湖畔去世的公葬时,鲁迅出资四百多元。后又计划把他的画送法国或德国出版画集,当时的出口税太贵,没能实施。后鲁迅先生逝世,此事就再也没能实现。

 

对于鲁迅与清末文坛一文,较为实在地记载了鲁迅的西学对他的影响,包括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还包括好多西方当时的文著,这对他的影响是大的。林琴南也是对鲁迅较有影响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