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沉也不是形式

(2008-08-25 00:07:24)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总也不能在心灵的对话中超脱出来,我又一次知道,心沉也不是形式。

 

是的,完全形式的东西是没有的,所有的形式一定承载着内容,而内容又是我所最为关心的,当然,在一定的时候也注重形式。无论怎样说,我都赞赏着灵魂的干净来表现,若是一味地追求会让心灵扭曲,这便是让灵魂蒙上了灰尘。追求自我灵魂的洁净吧,一切的外在都是形式,当然我们在灵魂伸展着的时候,也应该有灵魂洁净的收敛,因为,任何都不能有强加,包括自身认为的一种洁净的表达。

 

我们的人生,还能去感受一些,还能去想象一些,还有去寻求追逐和做着心灵上必要的忍耐,这些,都还是说明我们有生命力吧。我想,人的生命力越强,也许这些感受、想象、追逐会越多。这一切无疑是在与人做着最为直接的沟通,从而获得心底的一种感受中的人生体验。这体验会的丰富和多彩足以让人在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痕。我一直认为,这样的人是一个人是生命健康的表现。而当一个人真的病了的时候,附加在人的躯体上的这些相对复杂的心理活动就会少了,甚至是会中止很多,也许仅仅剩下人生基本生存的行为,如吃、喝、拉、撒、睡。我一直在想,若生命真的到了那样的时候,是不是就是生命的尽头了呢。故,不论今天心灵中有着怎样的感受,都要珍惜的,我告诉自己,这是生命要珍惜!

 

既然生命与这些感受离得如此近,就随她吧。再说,让心灵沉底不是形式,是心灵的安放。写却不是不沉,不写也不是不飘,就如柔与刚、弱与强、浓与淡、冰与火等一样,一切都不是表面的,也不是绝对的。而真正的让心灵沉些却是在人生的实践中反复地对心灵进行着精心地打磨,在打磨的时候,能够自然地回复着一些生动的现实,让心灵又有着现场感,从而提炼出一些精髓和骨架,能够支撑自己。很真切地感受到,这便是心灵又一次地沉。

 

我想,一个人的心灵真正的沉,就表现为做事的自然,不附加任何的条件,没有做事的为什么,也没有做事要得到的什么,包括我的写博。生命在此刻就记录此刻,做好时时的自己。

 

 

今天读了几篇文章,有些感受,简单小记:

 

1、王若的“新发现罗振玉《东方学会简》手稿跋”

2、星巴克,不止于咖啡。是的,星巴克做得相当不错

3、关于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真实的问题

4、“跳高运动员不该穿跑鞋”,这是谢其章的一篇很短小的图文,是说的梁得所开创大手笔办《大众画报》的事。1933年的创刊号《活跃的青春》,封面现在看来也很吸引人的。

5、“天才人物是如何读书的”。复旦大学钱文忠读书是“一目一页”,中国现代舞团团长张长城,每天业余时间读书在十万字。有些人不谈读书,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在学术领域中的广博,从汽车、电脑、手机、玉石、珍珠、瓷器,再到酒、茶、咖啡、雪茄、烹调饮食,再说到饭店、书店、服装店、电影院、寺庙、街道等社会空间,他们几乎不所不知,每有涉及,必有祥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