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改变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人,转了一圈,最后也许还是回到了最初,回到了起点,只不过是把一个过程很圆满地画了一个圈,最终作为一个阶段的终点。起点与终点,没有绝对的,这要如何去看。每每想起这些,就又感受到,人的学问就在其中呢。
一切都在变,这是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追求着永远,追求着长久,我们在用力坚持着,其实,这是人生在一个平台上的达成。人人都会在不同的层面上来实现,人的各自的感受也许不同,但是,永远不要把放弃就看成是真的丢失,把得到就看成是自己的财富。欢乐与悲伤也是共存。当一切在变化中改变的时候,我们很难再来领略原始的光景。
一切都在变,这是自然,是我们无论如何也要看透和遵循的自然。
人类社会在变,科技进步,致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可,我们能说,就是现在我们真的快乐就比原来多?想一想吧:
互联网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变,人再也不要相见就能倾心,真实的虚幻让人再也不需要明亮的双眼,好像眼睛也成了心灵,感受是人心最最真实的生命。
本来,我们最最高兴的是与文字的交流,记得我对于文字的触摸远远超过了与人的相见。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可以通过文字,也许就是不多的文字,让我成了心灵的朋友,我对他们能够有着息息相关。
自然,深层的东西一般不是几个简单的字可以概括的,一些哲理性极强的长篇,一直能够给你心灵的呼唤,张炜的书,彻夜不眠在读,做着心灵深层的交互,至今,我认为他是在表达心灵上最最深刻的。喜欢他这样有着心灵灵性的文笔。卢梭,《忏悔录》,同样读着让你的心灵震撼,不再飘浮,不再游荡,而是一直有着真诚作底。
这种心灵的快乐,不是一种浅薄,不会很快逝去,好像会永远伴随着生命,成为生命中的永恒。而互联网的到来,让我们这种形式的快乐有了改变,我一直在想,这种改变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又记起了十年前,第一次看到人文与科技的打仗,当时真的感觉特新鲜,可这种仗真的打到了我心里,是不是还要持续……
迪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是至理名言,我很喜欢,一直用“我写故我在”标识,就是为了喜欢。可今天,有了互联网,一些精明的人发明了一种可以替代思考的方法,这就是“搜索”。是啊,现在,凡来网络的人,还有不会搜索的吗?只有使用的技术熟练与应用程度有差,但已经是世人皆知、世人皆识的了。但是,这搜索又给了我们什么,快感是多了还是少了呢?每个人心中自有体验……
在近十年前,我刚刚对于计算机有了兴起,没白没黑练习五笔成为我的投入的时候(虽然这段落投入性的练习不需要多长时间,这是技能,投入一定见效的),但是,那个时候我就说过,我不会离开我的写字……我最欣赏的就是自己的写,每天用笔来写,远比敲击键盘来得快乐,因为这个快乐很深,是原来的心灵的不能改变。
固守终是没有意义的。一切的改变都在不知不觉中,至今,我还是这样说,凡是我用心的东西,我还是要用文字,我喜欢我写的字,在我的写字中有我的创意,灵魂的创意和写时过程的感受……我体验过朋友给我的这些,我也说过,我会回复的……只是这样的所为越来越少了,成了感受中的精华……
再取出我那精美的有机玻璃封面的本子,我依然特欣赏。纯净的东西总是给你一种心灵安霭的美,而不是嚣张。
概括起来,这些世上的变化,让人与人的沟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真情的感受有了更加自我的东西,而沟通中一种心灵的纯美的东西少了追求……
张恨水,虽然是旧中国的有名的作家,可他的文笔中给人的人性的东西,总还是我所欣赏的。过了这么久,这种心灵的追求是那样的相通。变化仅仅是外在的形式,而心灵美好的内核的追求,却是亘古的……
喜欢那种很机敏地领略着外在的形式,与人的交流永远有着一种流畅和自如,但又很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心灵的内在,是这个美好的心灵永远支撑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