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08-08-07 09:25:17)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手翻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打开《论语》,第一句话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非常经典。因为他突出体现了圣人的先见之明。

 

什么是远方?包括时间和空间。我们现在仅仅理解为空间。从美国来的,就是远方。其实不尽然。打开《论语》,就仿佛有一个朋友从远方来了。这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这句话说明,读书,特别是读古圣先贤的书,就像和远古的圣人交谈一般、切磋一般、商讨一般,就像和远方的朋友在对话一般。读书之乐,恰如与先贤晤面。开卷之益,恰如圣人从远古走来。所以说,孔子很有先见之明,也有这个自信。一个懂得“立言”一开始就期待自己的著作流传万世、教化万民。

 

从时间上,孔子希望和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以后的人见面。在孔子看来,一万年后的朋友打开论语,不也是有朋自远方来吗?

 

从空间上看,孔子期待他的著作能够不断被推广、不断被传播。在孔子的视野里,华夏,甚至更广阔的地方的人都来捧起这本书,不也是有朋自远方来吗?

 

所以,孔子及其门第很有先见之明,也很有自信。更重要的是,《论语》这本书,不光讲读什么,更讲了怎么读。它一开篇就告诉人们,读书要和思考结合,阅读要和想象结合,读孔子的书,就要像是和我在见面,像和我在对话一般,像有人在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一般。怀着这样的心情,才能真正读好《论语》这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