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庖丁解牛》
(2008-07-01 05:17: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庄子的书不陌生,读起来总给人一种心灵释然的感觉。当你在亲历着一种心灵困苦的时候,读他的文字更是给自己一种力量。
记得我在经历着人生的一种磨难的时候,我不想学社会中的一些油滑,因为这会改变了我的做人,总感觉做人是人生第一位的东西。至今,我不知道一个人对于自己灵魂深处的做人的准则为了某些所图改变了之后是什么感觉(当然,本身就是这样的时候,为利益包括情感所得,也就无所谓了)。当然,一个人投入与不投入你认定的事业和情感,当你遇到的打击是不同的。若没有投入,人们一遇风波很容易随风倒去,但是,有着投入感,意味着自己的人生路标,轻易放弃,本身就是一种对自身生命的放弃。当然,顶着风来做事,灵魂不上升到一个能够支持的境界也是困难的和不可能的。记得就在那个时候,是庄子的一席话,给了我很大的灵魂支持。庖丁解牛就是其中最有感触的话语……
人生做事永远不是利益所得,也不是一般感受而为,而是一个人生的深层的坚定。当时我的所从事的工作,朋友很欣赏,有单位特需要,愿意以高薪和大居室住房为待遇,这在当时商品房还没有兴起的时候,的确是诱人的。但我不想有丝毫的工具感,还是没有答应朋友的盛邀。
对于世事是敏感的,但所为,若动摇了我的做人的根基,虽然我的做人根基可以放得很深,但总有底线,一旦冲破底线,我就会放弃了。商品房刚刚兴起,敏锐地捕捉到了个很好的信息源,可以预视到此房价会大涨,连续多次前去探询,当和家人朋友一起准备好钱要购买的时候,最终决定了放弃,事后果然大涨。至今没有后悔的感觉,因为,我没想让我的行为动摇了我的灵魂底线。
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上,想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是随意的,能够让自己自如也只有在自己生命形成的自然的领域中,若是把一些利益当做自己的追求,将是一个彻底的改变,真正的自如度就会失去。
做人,永远是有学问的。如《庖丁解牛》中所说,“庖丁解牛已历经了三个阶段:前三年为第一阶段,第四年至某年为第二阶段,某年至“方今之时”为第三阶段。另外,据他介绍,牛庖可分为三类:族庖、良庖,以及他自己所达到的那一类,我们不妨名之曰道庖者。这些,莫非便在暗示着实践的三种境界?此外还有可注意的一点是,宰牛无疑是一种行为,一种技术,但庖丁说,这是道。而文惠君竟由之得养生焉;养生当然也是一种行为。可见,“道”在这里被定义为、至少是被描述为“实践”,其中必定大有文章!正是:庖丁一席话,学士十年书。”
做人,永远是有学问的,不让自身提升一种境界,只停留在一种低层面上,这便是人生意识的狭隘。当你在人生中真的感受到了这种人生学问,也就是做人之道,你的做人的自如度和心灵的自如感也就有了提升,做人的技术和技巧都在亲历之中。我还有一个明显的感受,人生不论在哪个层面上,都有着人生追求知识、追求快乐的可能,所有的东西都是表面的,名气也仅仅是人身外的一种标识,我不是更多的看重这些。我喜欢的依然是一个人在自己的路上,扎实地走自己的路,也欣赏自己的路,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对自己有着自信,这是庄子的庖丁给指的路,自如的路。
真实而又游刃自如才是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