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前几天高考的报道,电视、报纸等媒体铺天盖地,可这新闻也真的有点意思,多少年了,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在好多报纸的头版,几乎整版的大照片,都是高考的内容,镜头是家长在外等待的多,后边的版面多是为高考服务和相关花絮了。电视呢,直接镜头对准高考的校门,不是太炎热的夏天,可人在外连续等待也就成了新闻。为了保证考生乘车的方便和畅通,好多路都不让走了,公交车也改了行车路线。这倒是有意义的。
高考最后一天,记者们的镜头一齐对准了高考完的考生和校门外的家长,家长们鲜花迎接,相机频频拍摄,好像是壮士的凯旋。整个考试过程实际也在考家长,从开始考试看考场,然后考试的接送。好多家庭不是一个家长,还有父母同时陪同孩子考试。看着这些场面,再接着想,大学生新生入学,又是一个可想而知的场景……
我的儿子在几年前也参加高考,儿子考试和与考试相关的全部的事情都是自己来做,我没有帮忙一点,其实,从中考就是这样,自己看考场,自己乘车参加考试,考试完成自己回家,尤其是考试第一天回来,还要再来准备第二天的考试,这些都是自己来完成。至今,我可以骄傲地说,我的儿子考试,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没占用我一分钟的时间,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处理。每次儿子考试,我对儿子也寄予厚望,但,一切都在不言中了。考试仅仅是平时学习水平的一个最终检测,其中还有发挥的问题,发挥就有心理的问题。我经常告诉儿子,考试是最锻炼人的心理的,人要敢于接受和在可能的条件下积极参与这种锻炼,不能怕什么,但是,考时要想好的成绩,绝对是平时的功夫。平时要善于学习和善于积累。
把教育入在平时,考试鼓励孩子沉稳发挥,这是我一直在做的。所以,我的儿子高考时,不习惯大人的接送,更不习惯考试完成有鲜花送来,他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儿子的认识自然与我的认识是吻合的。一个人要成熟,必须要有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锻炼,要有自己做事的意识和能力,尽可能得减少没有必要的、甚至是负作用的事情。一些表面的炫耀就更是没有必要的了。
我一直感觉教育是一件大事,教育的三大方面,一是学校,二是家庭,三是社会。高考本身也是对孩子有着无形的教育的,究竟怎样才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都应该深入探讨,而不是把教育当作一个形式。其实,真正的教育是无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