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满 意 不 满 意
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对自己特自信,有时,做完一件事,自信不自信先不必说,反正自己是不满意,自信就在不满意的后边了……
写文章,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以前做喉舌工作之时,人夸奖我是快手,我也自信是。一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祖国各地》栏目急等一专题,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专题记者来访,来了几天,一直没有找到下笔的感觉,日子一点一点逼近,火烧眉笔。我当时负责这项工作,见此,说:别着急,我来帮你。当时儿子还小,有三、四岁吧,儿子睡后,洗完衣服,一夜没睡,拿出蓝本,实际现场采访的也都标识出来,只是现场采访的人要上班后联系落实。一见此,特惊讶,感激的话不必多说,只是说怎么也不会相信一夜之间竟然有奇迹出现。一个白天在我原计划中,一边落实,一边陪同录制现场采访,包括效果声。晚上合成。一天一夜,一部20分钟的专题节目完成了,第二天送交北京。这是他的工作,不能给我署名,我说,没什么,只要能完成工作。他很感激,专门灌制了一盘也算原版送给我作纪念。其实,每当再来看到这个盘时,我很满意与人配合的默契,但对于作品并不是太满意,总有仓促之中留有的粗糙的痕迹。
写对人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人要掌握写所需要的资料,故平时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写,实际上是对占有资料的重新使用,写的技巧也就在其中了。我的心得是,技巧绝不是单纯的技巧,是要表达的一个巧妙的手段。表达的中心却时时是我们所要深化和关注的。
有一次,是我挖掘的一个临危不惧救人的事迹,经过一系列的工作,省里命名为英雄,各个新闻媒体来访,当天要见报的是省里的一个以文件的命名,此文几个人在写,送上没通过,报纸清样留着窗口,急等,无奈找到我,记者就在旁边等待取文。中午没吃饭先写,一会儿写完送审,竟然没改动一个字,记者立刻驱车前往,当即排版开机印刷。之后,知情人叫好。其实,文字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对事情的细节要有第一手的把握。心中有数,成文就不是困难的事了。上下满意,轰动效应起来了,人们满意。可我,面对其中知道的太多,心中有着很多的深层的感觉,不尽满意。
朋友喜欢,愿意要几个字,用心在写,有人见了说好,可我真的不满意,能够感觉到好多的细节不够完美。其中有硬性的东西,这个相对好办,但是写本身的就是功夫了,不是朝夕能解决的,心中有着多多遗憾。不是距离,就是笔画,不是笔画,还有间架结构,不是结构,还有整体感觉。总之,在用心做中,感觉到进步,也感觉到哪儿不好不足,也就是不满意。
以前的工作,经常是投入于一个又一个的写和拍的事务中,投入其中的过程的时候,很投入,感觉很好,当完成了,会有好多好多的遗憾。今天做事,也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满意,也有不满意。满意是自己做事的投入用心,不满意是永远会看到其中的不足。也许,人就是在这样的满意和不满意中走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