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尤为喜欢那份清宁

(2008-05-17 04:18:2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尤为喜欢那份清宁

 

 

无论在哪儿,不太喜欢热闹,哦,不是不太喜欢,是根本就不喜欢。一个人如果太热闹了,也许真的就“热闹”了。在这儿,我说的热闹,不是外在形式上的,而是内在心灵中的……

 

其实,看外在和内里,人是可以完全不同的两个样子的。也许有这样的规律,人在文字的外在越是热闹,也许心灵就越是清宁,好像这也符合辩证法吧,有着严密的逻辑在其里。一个人永远是一个完整的结合体,热闹与清宁也只是所有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只是从哪个角度来看。

 

5月9日刚刚离世的王元化老先生,他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泰斗有着“北钱南王”之称的特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者、文艺理论家。他不赞成一个有思想的人太热闹,对于当今一些社会重大问题,总有自己的思想。“不管是什么样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有一种自觉为知识分子的公共声音,即公共关怀。可以是对身边事的主动的知情和热心的参与,也可以是关于文明与发展,知识与文化等大问题的省思。”

 

能够让心灵关注社会,关注文明发展,关注知识和文化等大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人的灵魂是清宁的,要有一种站在局外,心在其里的感觉,不停顿地思考和追问。凡以这样的思想为根基,人所关注的事情就有了界限,起码不是太狭隘。

 

所谓新生事物,要从哪个方面来看,同一个表面事物,内里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就其表面看来的热闹而言,心灵所表现的深层也是不同的。博客,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人的思想灵魂可以交流的一个相当广阔的平台,但是,也应该看到,博客的泡沫太多,占据人的时间太长,在无形中会让人沾染上表面热闹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在一个自我把握的当中。人的思想永远是要有思考的,是要有反思的,是要有追求的,而不是局限在一个表面的热闹中。我们珍惜灵魂的宝贵,恰恰是灵魂中的那份清宁。有清宁的心理来看待事物,一切都会是见底的,扎实的,有着灵魂深度的运动的,绝不是机械式的,模仿的,不思索的,不去记忆的。思维的衰退,是人类最可怕的事情。今天好多事物的表征,让人们容易沾染这些不好的东西,自己心中是要有数的。

 

告诫自己,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清宁地思索着,学习着,吸收着,也许,生命的存在只在这里……

 

今天感受一下,再去读一下王元化老先生的书,如《文学深思录》、《向着真实》《九十年代反思录》等,也许是有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