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早就体会过,一个好的老师,在这儿,我说的是大学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说故事的老师。能够会说故事,实属不易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说故事的人,首先要肚子里有故事,有了故事还不行,还要把故事中赋于一些思想给说出。单纯说说故事,好像有点墨水的人就行,用脑子记上一些故事,给不知者去说,就感觉很有趣了。这样的说故事的人,给不知者行,若给知者,甚至是知之甚多者呢,你的故事就没有了趣味。没有趣,还有谁愿意听呢,没有人听,你说的这些还有威力吗?
这是仅仅说到人对故事的知与不知,还没深化到灵魂中,成为自己的思想,也就是人所吃的食物只在胃里,还没有被消化,或真的就被“生吞活剥”了。人要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来给世人说,这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因为,要标明观点,要有很多的不随和,也许,还要有许多放弃。这些放弃有思想境界中所达成的,还有做人本身内在的。总之,一个人会说故事,说得动听,说得人愿意听,说得更多的人来听,能够听到心里,这是人的本事,也是一个人本身的威力所在。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个性化了,不管如何怎样地统一,能够有思想的人会走在自己的路上。
做人的道理,在于保全着自己的灵魂,而自由自在地活着,不去屈从于什么,当然,也不强加于什么。
说话,对人没有强加性,而只有自身的影响,这是我一直寻求和努力着的。其实,人不可小估自己,也不可太看重自己,只是正视自身的存在就好。好多人爱护自己的生命和身体,但从不珍惜时间,更不珍惜时间中自己的所为,图个一时的痛快,而宝贵的生命在丢失。
我欣赏一个人的强烈的个人主义的行为,不论与谁同与不同,而深层是在张扬着“人生主义”(我在启用的一个很自我的名词),实则也是讲求人性。永恒的人性,毕生不出乡村边界的人可以用体贴而感悟到,这实在是一种禅味十足的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隐士们倡导的方式。用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多一点地寻求一点故事,这个寻求故事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简单说,就是一个珍爱生命的过程。当我把故事积攒多了,再赋于灵性,我的故事也会有趣了,是不是会有威力呢,我还不敢说。
我想说的是:今天的说故事,已经不是,或不完全是大学校园里的事了,更多的有趣的故事是在大学以外,是在活跃的思想的平台,是在其他人当中,也许,我们也能为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