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人能够找到倾心的朋友,自然是要境界的,且是很崇高的微妙境界。
在人生中,这一点是很很需要的。应该说这种倾心的朋友,不受年龄,职业,爱好,性别等等的限制,人生达到了一个超脱的境界,对于对方的思想,彼此欣赏,在交流中有着快乐的满足,这同样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了。真的,能有这样的倾心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
说到倾心,我们不能不说起傅雷和黄宾虹。傅雷与黄宾虹的年龄相差很大,他们相识的时候,傅雷27岁,可黄宾虹已经是72岁了,有着45岁的差距。这并不是他们倾心的障碍,却一见倾心。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也有所不同,一个是画坛大师,一个是法国文学名著的翻译家,自从他们1935年在上海刘海粟家相见后,他们就成了倾心的好朋友。此后,他们有大量的通信。很多的通信都成为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精辟的探索。当然,他们之间的沟通,也离不开一个相通的平台,与傅雷有着对美术的炽热的情感和渊博的修养有关。
朋友间对事物的心领神会,这是成为默契的根本。有时,也成为做事和做成事的根本。境界,在这些所有当中,是首屈。人若没有境界,就是有着灵气也会受到限制。而这个境界不是把人与人的交流狭隘地放在一个低级的味道上,不是一个情感的单纯性的满足,更多的有着灵魂深处的东西。
说到灵魂深处,其实又是一个内里和表面的问题了。本身有着显和隐的问题。人们有意无意都在寻求着自己心灵的倾心的至己,但是,没有境界做底,会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