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从小,很小的时候,我就不喜欢热闹,喜欢安静。慢慢地,安静就成了我的性格。偶尔,也能感觉热闹的快乐。如,去了KTV,大家在一起放歌的时候,热血沸腾,一种从内到外的舒畅之感,这个时候什么都可以放下了。可就这样,我还是喜欢安静的时候多……
很小的时候,还不记事,在托儿所,阿姨说我,不让人叫,自己可以坐上一天。其他小孩子都爱动,可我与他们不同,就是静静地坐在一个小凳子上。这是看我的阿姨见了妈妈经常说起的我。那个时候我不记得了,可稍微大了一点,我能记得,最愿意在家里看画书,涂颜色,摆积木……再大了一点,家中来了客人,礼貌地叫人,然后给客人端茶,我就会安静地离开。在学校里,我喜欢的运动只有跳绳、踢毽子、跳方、跳皮筋,还有玩沙袋等,玩这些可以玩得很好,大家分伙先挑我,而其他的正经的体育活动,我一项都不行,中学体育课的山羊从没跳过去过。中学我喜欢玩的这些课间活动少了,课间多是不动做作业了。一般能在课间基本完成上节课的作业。不论课间多乱,自己要做的作业感觉不受任何的影响,且做得很快乐,至今能够记得,这样抓紧时间学习,在心灵中是一个快乐。
有时感觉,人也是多面性,记得我刚下乡回城工作的时候,在工作场合我能说话,平时也是话不多,那个时候感觉时间特宝贵,从不想把时间用在聊天上,别在在聊天,我一直是看书学习。不论是在坐车,还是午休,以及工余时间,我的主要的精力就是读书学习。记得77年高考,有多少内容都是在等车的路灯下学习的呢!一个人想要学习,想要思考自己的东西,能够做到排他,是能力,有收获,也是心灵的快乐。至今,我感受到,一个人不论做什么,能够有自己的主张,坚持自己的做法,不受外界干扰,这是生命的快乐。
体会起来,能够做到这些,重要的是心静,没有更多的杂念掺杂。昨天晚上车行至山东师范大学门前时,我感慨很深。我有两个文凭是山东师范大学的,那个时候的业余学习,别人看来很辛苦,我感觉却很快乐。那时,我去山师学习,多是骑自行车,家在山东宾馆那儿住,到山师是比较远的了,在文化路上是一路上坡,记得到了教室,满身是汗了,可一听课,那种美好的感觉,现在想来都沁人心肺。这第一届中文毕业生,当时很多是单位的骨干,较早有了文凭,多是做了新闻单位、出版单位、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学聚会,我却一次都没参加,一是工作忙,二是家务多,三是感觉不愿意凑热闹,四是不想更多地联络关系。要好的知己深聊,我却喜欢,不喜欢人多众广的热闹。
新浪办博第一天,我就申请了,恰恰是现实中的安静在成全着我。博,我好像如鱼得水,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情感畅游。来博两整年了,大家礼尚往来,感觉现实中的安静,来到博上互动,这也是人生的平衡吧。其实,即使是在博上,我也是喜欢安静。我对于来访的朋友,能够做到的我都会回复,但是,圈子的加精,没有读博的一般我就难得回复了,还是不喜欢热闹。博上,有了心灵的触摸,却让自己也会有着难得的激动,引以为朋友时,感觉心离得很近了,相互的真诚交流也是让人感觉快乐。
想来,我所说的安静,是一种去除了世俗的所有,让心灵崇高的一个追求。这种追求,也许在心灵中的流动却是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