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底话语 |
儿子出生后就爱笑,笑得让人看了特高兴。
我的身体不好,生完儿子又住了半个月的院,一个满月过了一半了,出院那天,家里人都很高兴,开车来接我们。一大早我就开始收拾东西,虽说医院不是家,可我一个人来的,走时有两个人了,还有好多的东西,所以,早上起来就忙。很快家人来了,朋友也来了,大家都说,让儿子在医院再喝点奶走吧,我们等到中午回家。走的时候,医院的大夫护士,还有同一个病房的朋友,都出来送行,其实,我送走了好多波了,因为我住得太久了。
到了家,大家还是争着看儿子,那个时候儿子还打着包,从出院到家,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也不睡觉。大家高兴地在说着,看着,说特像我爸爸,也像我哥,不论是妈妈学校的老师,还是爸爸单位的人,还有我的好友,都说一眼看上去就像。过了好一阵子,突然
,哭了起来,哦,这一哭还真响亮。可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哭啊?大家好像慌张了,妈妈说,是不是尿了?我们谁也没想到,哦,是饿了。这还是我的朋友的提醒。
回家都想看孩子,可没有给孩子吃奶。我没有奶水,就先给他冲奶粉吧,可不知道是放多少,妈妈说小孩子不怕饿,就怕饱,要多放水,还要按照刻度,不能超过5毫升。就按妈妈的说法,我们给他喝了这点奶,真的,他竟然一点也不哭了。慢慢地睡了。可没过一个小时,就又哭了起来,这时我想,是不是饿啊,就又给他冲了奶喝。这时,我才真的感受到小孩子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喂养的啊……
要说,时光过得也快呢,可当时过的时候,却是一天一天地在算着。我是在妈妈家住的。家人全都上班,出院第二天,我一个人在家,加上身体行动还不方便,心中还有点怕呢。我几乎是可能的精力全都放在儿了身上,他只要一有动静,我就来给他做着什么。几天之后也有规律了。我是这样喂养他的。因为是喝牛奶,所以就多加些水。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奶,中间给他一次水,在水中加放一点果汁和钙粉。天天这样,过了半个月,他就满月了。满月那天,我好像解放了,虽然体力不行,但是可以出门了,可以做事了,心里也是特高兴啊。
记得在46天的时候,去医院做儿子的体检,哦,那天,是妈妈请的假,和我一起去的。到了医院,好多的人啊,等我们挨上号,给儿子检查,一是测量身高体重,二是检查一下心肺等,一切都正常,就是体重太轻了,一个半月长了7两,还不到7斤。大夫说,现在的孩子一个月多数长三斤,少的也是两斤,可一个半月了,你的儿子怎么才7两啊?我说了我喂养的方法,医生说,小孩子每天的进食量都在变化,不给他足够的饮食,怎么能长啊?要求给儿子增加奶量。回来后,我们就按照医生说的,给他多喝奶,真的,他一下子竟然能成倍地喝。当时奶不好订,家里想办法给他订了6瓶,那个时候的奶不是天天有,这样还不够,就加奶粉了。
不论怎样,儿子都从不哭的,邻居说,如果不是我们告诉他们,他们不会知道我们家有了小孩子。天热的时候,我每天下午给他洗完澡把他推出来玩,才三个多月,大家都好喜欢他,他也高兴。我在妈妈家带儿子,小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小床上,到了六个月,就放在学步车中,我每天除了照顾儿子,还要收拾妈妈家三间房子的卫生,做全家人的饭,晚上,儿子睡了,我要给他做衣服、强毛衣,做棉衣。时光就是这样,过得特快啊……
到了一岁,就送托儿所了。那个时候,他就会走了,在托儿所,他也是很听话的孩子,阿姨都喜欢他。
别人教育孩子都说,在托儿所就要培养孩子的厉害,不能受欺负,别人打你,你打别人,别人打你一下,你打别人三下。对于这些教育孩子的观点,我一直不是这样。我是这样告诉儿子的,到了托儿所要听老师的话,要和小朋友们好好玩,不能打人,也不能说不好听的话,当别人打你时候,离开他,不以还手,不管怎样打人不是好孩子。至今,我的儿子一点都不会这些不好的行为。在托儿所有过好多时候,是让小朋友打的。当时在班上他最小,有大他一岁多的,有一次,接他的时候,从手上到臂上一共有四个清清楚楚的牙印,当时接他我心中就难过了。儿子给我说,是一个大哥哥咬的他,我说,咬你一下你就离开,不能再让人咬第二下了。以后儿子记住了……
从小,儿子就很喜欢集体生活,看到老师小朋友都很高兴。每天他去的最早,去了帮着老师倒垃圾,收拾小椅子等,小朋友、老师都喜欢他。那个时候我工作特忙,越是过年过节越忙,他爸爸的工作也忙,过年的时候,全托儿所有一千多个小朋友,只有三个人送去,其中就有我们儿子。记得他三岁那年春节,大年初一,也许阿姨们年三十都忙累了,阿姨在小床上睡觉,儿子的口袋中只装了一块蛋糕,还因为暖气热,蛋糕已经很干了,鼻子上流的血抹得到处都是,袖子上,衣服上,脸上,此时,我的心真的是一下子泪水就出来了,可我还是没有说什么,装着高兴地对儿子说,我们回家过年了。我一句也没有说阿姨,阿姨自己起来,看到我却不好意思了……我想,反正已经是这样了,说也有用的。
那个时候几次过年,儿子都是在托儿所的,因为过年家中人多,让老人看孩子,我心中过不去,尽管家人也是想他,可我的爸爸妈妈都身体不是太好,也不是别人那样看孩子的人。妈妈很仔细,若是让她看孩子,她会很累,我在教育孩子上,永远是先让考虑大人,当然,尽管这样做,大人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很多。我认为,教育孩子不是一句话,而是从所有的细微言行。我的儿子对老人也是很好的。在今年国庆节前,爸爸住院一个半月,这时恰巧儿子出国的手续一切停当了,晚上的夜班照顾基本上都是儿子来做的,真的也是很辛苦,可这也是应该的。在今天的社会中,第三代来这样照顾老人的不是很多。这让我体会着我对儿子的教育,应该是把自己放在后边,无论什么先想着老人,想着大人,再想自己。在外边,先想着别人,后想自己,对他人谦让是美德。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