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知识分子思想深刻职责使命 |
分类: 心底话语 |
先有了《呐喊》,好像意志很坚强了,面对世上的不公,一个知识分子的魂灵很清晰的,为这些不公而呐喊。可就在这不久,灵魂自然而然,却又有了彷徨,然后就真的有了《彷徨》。我这样说,有点文化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中国文化的大师,革命的旗手--鲁迅。
对于鲁迅,好多人都是敬仰的,尽管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的现在文学史上,鲁迅和好多人有过斗争,就是和其新弟弟周作人,也是有着很深的过结,可我们也不能不说,鲁迅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说他了不起,不仅仅是说他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就说他的文笔,自然是世人不能企及的。杂文,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他的文笔犀利,斗争的锋芒直指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现在说起来,人们是当做文化知识来学,但是,若是当做思想来接受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如鲁迅那样,有着铮争的铁骨。仔细体会起来,他那种精神恰是对人民的爱。
鲁迅,开创了中国白话文的小说,他的小说不多,但是真正的小说,是有思想和魂灵的小说。《祝福》是我们都不止一次学过和读过的作品,在这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语言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他在这部小说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很让我们感慨啊!他之所以在呐喊后,产生了彷徨,这很真实,因为一个人永远不能完全超越现实。在当时中国的现实,那种黑暗让他感受得太深刻了。这种黑暗不单纯是中国的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和矛盾,重要的是,老百姓自身中的麻木和彼此的矛盾。对于这一点,也许好多的知识分子都看得很清楚了,至今,我也称这一点是中国的国民素质问题。是的,这是更为可怕的。
这个问题在《祝福》中当然表现得很清晰。鲁迅的自我革命精神至今是文人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他能在任何时候用心去解剖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内在的位置中,而不是远离。他的彷徨,在《祝福》中的我,的确很真实地在表现着。当然,鲁迅用彷徨来说明自己的心理,其实,这种彷徨并不是真正的软弱和不绝,恰恰是他的坚定……当时中国错综复杂的矛盾,让他感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来看待和对待社会,很多是无能为力的事了。这是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心,是知识分子应该学习的。
从小,就知道“横眉冷对千夫指,附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最真切的思想核心,也是我一直记忆在心和做事的准则。可时至今日,还能知道这诗句,再用这种思想来指导的行动的人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再来构思文字的时候,能靠近鲁迅所赞成的文风的也几乎没有了,可怕的是,现在的世人更愿意接受一些肤浅的东西,文字的廉价已经成为事实。
面对今天的现状,我也有了彷徨,知识,真正的灵魂深处的知识还有价值吗?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些思想和灵魂的东西,还要坚持吗?清醒的头脑应该让糊涂的彷徨的大脑来替换。鲁迅的精神在今天我们还要发扬吗?我时常在想,不论别人认为你是不是知识分子,只要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了知识分子赋予我们的职责,那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文字,就是用来做游戏,也应该做得更为靠近老百姓吧……
朋友,在此陈述的彷徨,非字面意义的彷徨,而是灵魂的坚定,不知您体会到了吗?我的意思是说,当今的知识分子,这种彷徨太少了,而狭隘的清醒太重了……
在许多时候,彷徨是灵魂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