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底话语:悲苦意识

(2007-09-06 11:43:45)
标签:

人文/历史

悲悯情怀

分类: 心底话语
心底话语:悲苦意识 
 
人生追求快乐和幸福,不等于人可以丧失悲苦意识,我所说的悲苦意识,是人生的一种情怀,也就是悲悯情怀。这其实是一个人道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文知识。在人的文化中,永远 有一个小我和大我之分。小我是用来让自身有一种心灵的快乐,而大我是面对人类,比自我要更大的一个心灵开阔。悲悯是对于大我来说的。
 
当今的中国文化,倡导人的舒服和安逸这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对于文化追求的蜕化表现在这个方面,过分地娱乐就是民族的悲哀了。中国人教育在这方面是极为突出的,民族的意识,人类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在今天的普遍行为中都会遇到一种问题,成为障碍。对于此类我一直有很深的思考,但结论并不是乐观的……
 
作为习文的人,首先应该定位的是思想,一个人生存是为了什么?没有这个意识的定位,人的行为肯定是扫地清的,很多时候也是模棱两可的。表面看是这样,其实,一种浅薄就会成为人思想的主体,这是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个人的头脑清醒才能做出很明智的事情,才会有着高尚的行为。中国古代有陈胜吴广等待好多的农民起义。很多的揭杆而起是因为生存上的困苦,而真正意义的文明,却不应该是这样。这需要的就是头脑了,清醒的意识。这本身就要有强烈的悲苦意识。悲苦意识的形成对于当代人来说是不容易的,要克服当前人们的飘浮,要对人类社会有深入的感觉,对于文化要有深入的咀嚼,能够确定自身的人文观点,抛弃狭隘的观念,这才能够定位,在需要的时候,做出一点应该的事情。文字,在这方面是显露得很清楚的,有着完全的不同,我们应该锻炼的是让自己的文字更多一些悲苦情怀,多一些深刻的人道,也许这样更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