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哈利·波特》在全球的疯狂已经达到了顶点,也是世人皆知的。今天的“哈利”现象,至今在全球各方面漫延,有谁还不知道哈利?但,好多人,尤其是成年人又未必真的知道其内里,光知道其表层。看看“哈七”的销售,可见其疯狂……
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在售书的现场,好多中国青年还没睡醒,就起来排队等待阗全球《哈利·波特》第七部的发售。就在此时,从纽约到莫斯科,数以千万计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为此书的发售兴高采烈着。据报道,仅在美国一地就卖出价掉了830万本,这是多么大的天文数字啊!可这又是现实……
回顾10年来,《哈利·波特》承担了太多的东西,不论是政治的,还是宗教的,还有经济的和文化的,它能承担得起吗?甚至人们说它是经典,真的是这样吗?
我的儿子也曾经喜欢,买了英文的原版,朋友的孩子也喜欢,天天在看。开始我也看过,说心里话从没有过上瘾疯狂。至今,我到感觉,无论什么,一旦与商业赢利联系在一起,就走入极端……
家长们一直为当前孩子的不读书而苦恼着,原来的经典书籍在年轻人和少儿中根本没有了市场,无论你怎样包装,都激不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这样的书,可总是原封不动地摆放在那儿。有了哈利就不同了,孩子们的读书欲望可旺了,天天抱着在看。有些家长高兴了,不论多少年来钱也给孩子气买,(《哈利·波特》七是759页,180元人民币)。以为孩子总算愿意读书了。可是我想说,这是当前人们的一种迷惑,读哈不等于真正的阅读,这是我的观点,在这儿先说,待后证实。关于经典有专门的定义。
《哈利·波特》的出版营销的确有着一整套的措施,一直追求着最大的利润,一旦书和商业有了密切的关联,书中的内容就很难说是经典。虽然书中也在宣扬勇气、信念、友谊和智慧,但是这些在以往的经典书籍中都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今天的哈利不同经典超越,当作游戏和热闹可以,真的当做生命中的阅读,可还没有资格。有资格的这些经典,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人们都已经离得很远……
这种现象空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人们有价值的思想空间是依靠怎样思想形成,难道以往的价值体系是不是也在改变?也许会再有文艺的复兴,让人类有一个沉静,再来阅读经典和创造新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