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今天的社会,各种方式的变迁给世人创造着条件,让人们的文学才华表现得更加充分。就说网络,也给年轻人提供着自由的网络写手的空间。80后频频出书,张悦然25岁已结集出了《张悦然文集》。她的语言在某些方面的写作,是很粘稠的,她认为这是她自己的偏好。在我的文学关注视野中,她早就成了我所关注的对象。她的聪颖和勤奋这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她的生活阅历毕竟限制了她的思维。文学一旦脱离了社会,也就没有意义和生命力了。可想象力成了她写作的源泉,她能构思出大量的故事在写着。对于这样一个现象,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呢?她语言表达的粘稠程度是不是还合适呢?中国的市场经济,使出版业带着伤痕进入市场,以谋得为最高目的,文学遭受到深重的磨难,而给人的虚假却是这样扭曲的繁荣。
一定年龄,有着一定的文学修养,怀揣着文学的梦想,一直走在文学的路上,却使自己的文字越来越稀释了,以致于在文学的海洋中好像找不到了踪影。其实不然,这些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着,在奋斗着,在寻求着……俭不想把文学有着沾污。
不说在中国文坛上的知名作家,就说我身边的博客,读到他们的文字,也给了我很深很深的感觉。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把文学当作生命不呵斥的啊!我想,真正有作为的、有灵魂的、成器的作家,也许他们的文字好像在稀释着,但是,他们的生命力足以支撑到达粘稠的程度。这个过程也许漫长,却需要我们有着足够的信心去在努力中等待。
写作,永远是一件极有意义和很感幸福的事,现代人不应该远离。对此,要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