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近日手腕断,做事写博诸多不便,可给了大脑思索的空间。在头脑中不能回避的依然还是文字、文学和人生……
忆起胡适,他一生在做学问,把文字与人生研究得透彻。在1960年,他应邀去台南成功大学做演讲,题目是《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他的三味是:问题丹、兴趣散和信心汤。胡适认为一个大学生走向社会总要有一、夺个麻烦而有兴趣的问题在身边,有了时时挑战的问题,就会有知识上的长进。其次,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职业,发展一点职业外的兴趣,有时,一个人的兴趣带来的成就比职业带来的还要大。无论时代或个人的环境怎样叫人失望,我们研究问题,发展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信心可以移山。这虽是胡适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台湾讲的,但今天依然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作用的。
其实,胡适所说的,是他自己的人生总结和体验,更是对亿人的人生指导。这还是一个人与社会的关联问题。我们每一个人读书,求学,有了做事的基本能力,不等于能够做好事情,重要的是,要解决这样的思想和认识问题。今天的人很难从这个角度认识和体会,因为在今天喧嚣的社会中,好多人把金钱放在了第一。也许一个社会的成长有着特定的规律,要有这样的过度。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这样的社会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是怎样的选择呢?
我想,我们不都是学问家,但是我们却都生存在社会中,让自己在人生中不断地体会着问题,而用自身的能力做着自己的事情,且有信心努力做好,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胡适的”人生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