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前边在做第十二期网刊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说一说哲学中的美学。当时刊首语是《读书精神》,后又发了一篇关于文学的文章,当时很有激情想写一篇关于哲学的文章。哲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一个人在人生中,要想让自己完善,追求人生的完美,只有哲学的思想可以让你达成。我一直感怀于哲学给我在人生中带来的美感。这种切身的感受是极为深刻的,经常会在心中有着萌动,也会因为与朋友们的交流给我的心情带来很多的美好。我很感激,感激一个人有这样的生命,感激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感激知识给了我让人生体验美好的根本,感谢所有与我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的人,有过交往的人,哪怕这个人至今对我不好,我也没有恶意,依然会感激,因为人生的一切关联本身就是美好。我也会感激我自己,我总是有着一种心情,概括来说,就是有着做事很快乐的心情,且永远做不完,我把这看成是自己的生命。说到这儿,也许朋友们能够体会出来了,我今天想说一下我对于美感的看法和体会。
我一直感觉人在现实的生活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着的,只是人们的心情决定了你对美的感觉和赞赏有着区别。说到美的存在,这是客观,但是一个人对于美产生了感觉,也就是美感,这就又有了主观性。其实,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达成。在认识问题上,我们既不要偏向主观,也不能屈从客观,要有一个客观与主观的结合问题,这就有了学问。说美感,好多美学专家都有定义,高尔太说“美产生于美感,产生以后,就立即融解在美感之中。”在这方面,我国美学家朱光潜也有地论述,说:把物与经过美感反映后的物的形象不能混为一谈。是的,话说到这儿,其实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了,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了,也是哲学界论争的根本。是美与美感谁在先的问题。美感是一种情感,这是真实的。我认为,一切的感觉既是来源于客观,也是来源于主观。说客观性是,一定是先有了事物,说主观性是,虽然是对同一个客观事物,比如对于同一个人吧,每一个的感觉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主观性还是有着绝对性作用的。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美感的升华来源于知识的吸收,对于知识有了很多的把握,再来看待问题就有了一个提升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获得的感觉自然与原来的层面有所不同。所以,美感也依赖于自身的文化知识的修养。
我一直认为,人的美感来源于认识,这是根源。比如,有的人重物,对于物质的东西,包括名利极力索取,在这样的行为之上,一定有一个很清晰的思想,他认为这样做是美的。而对于
一位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来说,也许把这些看得很淡。我们更多的追求的是一个完善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现实中,大家都会有着自己很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说起来,大家感觉容易,但是,真的要做,就不是这样简单了。在人生中,仔细深入体会一下,好多事都会与美感挂钩,是离不开对美的欣赏的。真的,我一直感觉着,一个人从出生说起,不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客观环境中,是怎样的家庭,这不是绝对重要的(当然一个人的成长与此有着很大的关联,但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个人可以挑选的),但是,当我们有了意识,能够让自己在美感上不断地提升,这就有了自为的人的感觉。一切的外在的都不是一个人自身的内在的东西,外在的可以对内在有着激励的作用,但不能成为一个人美化自身的资本,包括一个人的年龄。人生存在社会中,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能够把自身与时间空间有机地利用好,这就是一个人的完善了,也是追求完美了。当然,很多人以名利地位作为标准,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这就成为这些人审美的标准。但是,更为深入的知识,更为升华的知识告诉我不是这样,而人的自身能够在可能的条件下创造出思想并为世人提供了更为高一层作用,这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美。有着人生收获之美。
的确,我也喜欢自然美,同样愿意有一种得体大方端庄秀丽的形体和容貌,这是美丽的。是的,我更愿意通过我的外在让我的内心有着贴切的表达,而丝毫没有外表的炫耀之感,当然,我也没有年轻人可炫耀的资本。人生之美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我们在行事中,一直不会脱离美感和美感的判断,只是人们的飘浮不愿意用心来作以体会罢了。其实,这些知识说她深,历来我感觉不深,因为是最贴近、最靠近现实的,且是每一个人的现实,语言也应该是最扎实的。我一直喜欢这些哲学理论性的语言,读起来会扎实到心中,不会忘记,也有过瘾之感。我体会,也许是这些理念给了我定型,所以,在行事中自然而然就有了应用。我无法排除这些知识理念给你的作用,且我一直在这些理念中感受着人生的美感。即便是在我的生活生命遇到困苦的时候,我同样会有着美感在激励着我。一直想写成一点东西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也想让更多的人在生命中感受快乐。人的生命绝对不是风平浪静的,都是柔光月美的,我们期望人生的顺利,但是,不顺则是绝对的,顺才是相对的。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有美学的观点来去分析判断,会得出我们自己能够接受的结论,心中同样会有美感。一直记得《绝唱》,最感动我的是:直到最后,她的生命最后,她很欣慰的是:听到了他来的脚步声……电影这个蒙太奇的应用,给了我一种绝然的美感享受和力量!
美感,我一直是推崇的,一直也愿意有着享受,但是,这方面是要有崇高的,是不带有丝毫的污浊的。我一直欣赏和推崇的直觉,就是我的这个理念。人,说到底,真正的美感除了真实还是真实,没有了真实,一切皆非,尤其是各种杂念的渗透,让美感已经只剩下心灵了。在我们的周围,在社会现实中,还有进入眼帘的世事是美的!郑筱臾被枪毙,也只是现实中的其一。昨天有朋友告诉我:刘翔的13.03让他不快的心灵大快了一把!是的,我也喜欢这些,能够让人有着振奋。为什么呢?因为体育这种竞技性的活动,文艺也是,都是大从面前的,不便有丝毫的掺假,与世人做官不同,事事在假。前几天的亚洲杯预选赛,中国队对马来西亚队,其中我们根本没有手球,却被裁判判罚手球,当然有规则,要听裁判的。这样,我们看得很清楚,裁判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几个可能,一是现场也许并不一定比我们看电视要清楚,尤其是我们有回放,由于他的角度和当时的紧张;
二就是偏心了,因为是主场。所以,给世人本来观赏很美的比赛添加了阴影。但我们想,虽是这样,我们努力,不被你的错判影响,展现我们的精神风采,同样,这又是美的。
的确,人们习惯于就事论事,理念的升华则需要人的更高的境界。其实,细分一下,还是一个得失观的问题。一个人不把任何的形式看得过重,也许会超脱的。我特别欣赏直觉给我带来的美感,从不随意放弃和丢掉一丝美感的感觉,这同样是进入心灵的。当美遭受到挫折的时候,由于我们对美感的追求不是在表面,表面的东西也仅仅是一层附着的阴影,而深层永远是有着自我享受的美好。我经常被这些所激励,感受到很快乐。是的,我说过,“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不快乐的理由,不论做什么,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遇到什么,这,都不会成为我不快乐的前提,而真正的不快乐,是丧失了你思考和做事的能力。”
包括今天,我来写这文字,我的心中是很快乐的。也愿意把这快乐传递给他人,让我们的生命生活充满美好!
祝福我的朋友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