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底话语:淡之幽远

(2007-07-05 08:31:33)
分类: 心底话语
  心底话语:淡之幽远
 
人生在没有悟出真谛的时候,也许人们会说淡雅的追求是一种美,但是,在生命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事情,人们的淡雅也许会逊色些。其实,淡与浓始终是并存的,只是人们对于事物的追求不同,心态不同,表现得也就不同罢了。
 
记得有位记者在几年前出了一本书,书的内容是采访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名人,且这些人都是年龄较长的,如当时的巴金,杨绛老人等。杨绛老人,在钱钟书先生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家就谢绝所有的采访,不是他们架子大,看不起记者们的采访,而是他们早已经把人生看透了,不喜欢丝毫的表面的恭维,只是自己在抓紧时间做事情。还有这样的佳话:以前好多自认为与钱老先生有缘的人(很远的亲戚),在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来找他们家借钱,那个时候,钱老先生有个习惯,不论谁来借,他都会给你他家中钱的一半。可后来,好多人摸到了规律,不是困难接济了,是想沾光,这时,钱老先生也说过话,他们家实在也没有多少钱。至今,杨绛老人,一直在写作耕耘,勤奋不止,可至今,他们家是没有任何装修的,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没有比上杨绛老人富有的了,她给我们带来了多少财富啊!这就是她的淡与浓。
 
在记者好容易能够做一个简短的采访的时候,问到她现在最想的是什么事时,她的回答又是令人尊敬,她说,她现在只想安静地离去。还有几个老人的采访也是这样说。我们不能用这个回答成为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好像他们的厌世。其实,根本不然,是他们境界之高,一般人不能企及。他们知道一个人怎样的一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生。杨绛老人现在已经是近百岁了吧。在前几天,写了书《我们仨》后,又翻译了法国作品《斐多》。这是一本很难译的书,她说是把精力的全部投入了进去,忘记了自我。她是一个缄默的老人,但她并不孤单。她给自己的评价是:自己能有好几个领域,每个领域中我只能拿到60分。多么平实而又淡然的语言啊!
其实,她是一位了不起的评论家,翻译,剧作家,有好多的小说和散文集,我们所熟知的《堂·吉诃德》就是她译的。由此,我们看到了她身上的淡雅……
 
历史上著名诗人苏东坡,他美好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也是他在最落难的时候写出来的。他知道,一个人能有的深层的思想,美好诗句的表达,不是在你最得意的时候,而是在你最卑屈的时候.人生在落难的时候,会有一种力量,会有一种包容的力量,这就是人生最美的东西。而表面的荣耀都是过眼烟云,不会是深刻的。这又是对于人的官职、位置、浮华、荣耀的一种鄙视。历史上的名利终是虚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自我的认识才是最宝贵的。
 
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今天,这个人生的规律没有变,这就是一个人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保持自我,在人生社会中,有一个自然地定位,不在表面上做文章。当你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后,,才知道淡的可贵。还记得苏东坡著名的诗句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回首自己往事的时候,心中会很淡然地告诉自己,自己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这,也就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