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不知不觉中,总会有一些心动,我一直把这些心动看似生命中的生命,生命中的美好。人无论多么无奈,都不会让我丧失对心动的追求,以及感受珍视惊动的美好。
博上的浏览,时常就会给你这样的感觉……无意中,看到了读纸条,现在的纸条信息,给人更温馨了,当我看到新的朋友邀请加入的时候,我习惯地先浏览一下朋友的博,哦,虽然自称草根,可博一打开,其画面内容立刻就有了先声夺人的感觉。真的还没有仔细看,我却感觉到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一个人对博的态度经常让我能够洞察其人(也许有点自夸),可这样的判断在我的心中是无法磨灭的。在他的博上,我看到了一个人的真实生命,虽然有病,却能有如此的博,而做博能够有所创造,这是我所欣赏的。再就是对自己做事的坚持,因为没有过分的功利所求,所做的事在天天的坚持中,这收获肯定就在其中了。这,是一位新的博友给我的感觉,给我的心动。博友们的亲切地问候和交流,也是时时在给着我心动。也许,人的生命也就在其中存在着……
说到生命,让我想起了这样一篇文章:《生命--死亡--生命》,摘录如下:
一些有生命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死亡。我们知道,按照自然规律,每一种植物和动物都能毓更多的种子和卵子,而这些幼苗和幼崽都比维持种群的所需数目多得多。这是因为每个牿都不是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生命。况且,残废对喜新厌旧的生命是心要的,残废率必须与出生率大体相等,假如生命过程产生的卵子都能存活下来,并且长大成熟的话,那么,在这个过分拥挤的世界上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延续了。
一对美洲的知更鸟在一个后院筑巢,孵两窝小鸟,每窝4只。两只知更鸟变成了十只。这一对对鸟长大后以同样的速度繁殖,不管你多么喜欢知更鸟,十年后在一个院子里毓达到
9千万只那也太多了。况且也没有足够的虫子喂养它们。
自然界允许表面过剩是因为生活的艰难制约着老幼的自下而上。这种奥妙均衡的结果使总数上下起伏不大。动物植物数量剧增成灾或骤降为零而灭绝都是极其罕见的。植物和动物都能长到不能再繁殖的时候,但通常活不到这个阶段。许多个体就因疾病、风暴以及对危险瓜迟钝而被淘汰了。甚至一些强壮且已经成年的个体也会死于各种疾病或遭其它食肉动物的捕食而丧生。
生命是一种不断运动,不断进取的力量。任何一种生命形式的消失都会被其它的生命所代替。正如俗话所说:“不浪费,不缺乏。”一个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的每一原子和分子造就某种生命种类的形式。正是这些元素和化合物使生命得以延续,大自然公平有效地使其不断循环。
当我们穿过森林和田野,会发现植物和动物的遗骸,有些我们年示见,因为留下来的裂变被落叶层(树木这些枯死的部分是森林每年一度的贡献物)所覆盖。另外一些我们的眼睛注意不到,因为这些遗骸在干枯过程中褪了色,而其它新生命的气息掩盖了死体的气味。在常年温暖、潮湿的热带地区,腐烂物使食腐动物迅速有效地形成庞大的数量。发展更快,效率更高。海洋里和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生命几乎是100%地再徨。几乎没有一种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一小部分能长期逃过再徨。人类的先辈,即使经过精心埋葬,机体也会逐渐烂掉--成为新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