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近日,围绕是否需要建立读书节的问题,专家学者们又有了论争,意见不尽统一。我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建立不建立阅读日不是重要的,而关键是不是在社会上,尤其是能够引导儿童,有着真正的阅读,用心的阅读。
4月2日,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生日,国际儿童读物聪明将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节,从1967年起,世界各国开展了促进儿童阅读的活动开展,每年由一个联盟国家主办。这在世界上已经发挥了对儿童教育很好的作用。但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样子。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儿童是很苦的,苦就苦在在他们还是儿童的时候,却没有享受到儿童的快乐。从没有上小学,家长就要考虑到哪家幼儿园,再进哪所有名的小学,接着是中学,尔后就是中考和高考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还不太知道世事的时候,家长已经左右和主宰了孩子的大好时光,成了一个学习课本和考试的工具。阅读,离他们是何等的远啊!
回顾我们的成长,真正的人生成长,应该深深烙着思想成长的痕迹,而思想的成长自然要与阅读有关。很多的卓越的思想的形成,都不是自己的杰作,只是对前人的精华又有了自身的调整、补充和完善,都有着前人的影子。这是思想成长的轨迹所在。在这其中,读书是不可省的。即便是今天有了网络,读书,照样应该是灵魂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
家长的意志在某种意义上替代着孩子,成龙成凤成为人们的所愿。而真正的培养阅读的兴趣以及习惯,好像离中国很远很远。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待发达国家,政府都有相应的当道直接推动儿童阅读。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对世界的的谁知,对美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在童年形成的。一个人在孩提时如果就看到很美的东西,读到很好的作品,他对美的品位、对世界的感受也会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的确,起点很重要……
记得前几年美国电影《网络情缘》,其中,就有这样的情节,这位女主人开的是一家儿童读书书店,特别温馨,孩子们都愿意到这儿来读书和购书。每当给孩子们奖励的时候,也是来到这家书店给孩子们他们自己喜欢的书,让他们自己挑选,很满意的礼物。在中国,这样的情景就少了。很多时候,大人们会说,你好好考试,考试好了,得了多少分,我带你去肯德基。这是多大的差距啊!
自然,分析着这些现状,自然还是中国的体制与中国的民众素质有着关联。但是,人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了,过分的功利思想,是最大的落后。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日,在读书到来之际,我们也来观察和分析一下我们自身的阅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应当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