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底话语:认识生死

(2007-03-26 09:26:16)
分类: 心底话语
    心底话语:认识生死
 
人越来越认识自我了,越来越对自己的生命有了自我的驾驭,在这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的观念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归根结底,集中在人的生死问题上。身患绝症的病人李燕正式提出了安乐死的问题,在昨天的《齐鲁开讲》中有专家教授进行了讨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充分发表意见,李燕一直在家中用电话现场参加,在直播现场,大屏幕上一直有着李燕的镜头。新浪网在现场组织了网友讨论。最终结果,支持者有一万多,而反对者为4000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双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也在现场发表了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反对的。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存在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与现实中的好多人有着关联,所以,人在想自己的时候,一定要从全方位去想。我完全能够体会到李燕的病情,也能够理解她的想法,但是,一个人只要心脏在跳动,只要有大脑,思维还在,人就应该活,让其自然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说得对,病人痛苦的时候,要想死,在如此开放的美国也没有在法律上认可安乐死。医生看到病人的痛苦,告诉他,用药达到一定量就会死亡了。这种人性化个性化的间接的做法仅仅是对个别,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是作为法律来制定,连带的问题是很多的。
 
李燕的妈妈说:她这样做不完全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多的有着病痛折磨的人,是为了全世界上的人,也是为了全人类有着绝症的病人。她的想法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人有病痛,还有思维,用另一种思维活着,是不是同样给人更多的激励呢。
 
有人说,人得了绝症再治也治不好,而且还痛苦,不如安乐死,这是安乐死最最充分的理由。但是,我一直以人活着的标志是心脏的跳动和思维的存在。记得日本推崇的80年代的英雄“木藤亚也”,后来拍摄成为电影和电视剧《一升的眼泪》,同样得了不治之症,她顽强的精神依然感人。还有前不久,我也过一位作家,她也是绝症,最后能动的只有眨眼睛,但她的大脑相当清楚,思维完全存在,就用眨眼睛,完成了她的流传后世的创作,写得很美。
 
我一直认为,人从生下那一刻,就面对的是死亡,但在人的每个生命阶段,人依然要用快乐来充满。人生的中途所遇到的是不同的,如遇到这些灾难性的病,会让人有着对人生的放弃,但是,我们可以放开眼界去想,真的为他人去想,只要活着,还能做事,就如以上的英雄。前不久中国的子尤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他一直坚持写作,与诗,就是在病中,就是在去世前,留下了人生美好的精神。我这样说,只是在说,人生的美好不一定都是鲜花,也许有着艰难的坎坷,也许有着与他人完全不同的境遇。我知道李燕的病情,她根本不能动,自己做事,都是用嘴,她同样是了不起的,她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其关注社会和人生来说,已经不容易。但是,我还是不同意她的观点。
 
在这个讨论中,给我的教育是,人生宝贵,时间宝贵,无论怎样,都活出一个鲜活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