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有韧性。我这儿所说的韧性,就是人对事物的承受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个人韧性的基础前提。
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了这么多,依然感觉着人生的美好,而这美好不是人有多少钱,人有多高的地位,人有多么炫耀,而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平民,的确依然感觉很好。不对社会有着更多的怨言,但更不同流合污,在任何时候,任何事上都有自己的观点,当然你的观点不是专横跋扈(自然我也没那个资本)。我是想说:人生在不断地体验中感觉到总是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修正,有了这些,就感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所以,在人的生命中总是感觉到有着快乐愉悦感。
要说韧性,还说博的时候,不知道现在我有资本来说吗?我的博(在我真正意义的界定中3月28日)就要一周年了,我经常地回想起做博的这些日子,即便是现在,我也经常地去看过去的每一篇文字,每一个朋友的留言和评语。开始的时候,对写的技术还不熟练,好多对人的评语写了很多,也不知道成为一篇文字来发。可这个不熟练,但真实,让好多的朋友因此而更多的关照支持我。开始进入博客是精神上的疯狂,所有的时间,所有的情感都几乎投入到博上,有了那个酣畅的快乐之感,有过一生不可忘记的情思,有着心理的很大很大的幸福,有过很多很多的辛苦劳动,而又有着劳动后的身体有病,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博,还是一如既往。对博的韧性,我体会依然是一种真诚。
记得开始做博,就写过对博的泡沫的感觉,说心里话,至今不喜欢,关于点击率(这个词我一直认为相当的不科学,不是率的概念,只是一个点击的记录数,可大家都这么叫)我的确是一直不专门在乎的,所以从没有对此有过怎样的心动,当然,在我最兴旺的时候,好像连续好久每天都在500以上,多的时候有800,那个时候我最忙,要忙着回复。今天,我的这儿冷清了许多,但是最早的朋友一直在这儿。不喜欢那种说话皮毛,没有多少真诚,也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话语。愿意有更加真诚到位的交流。也许大家都有这个心吧,今年春节好多最早的老朋友都几乎见到面了,这就是我们在博上的快乐。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做博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进入博以来,当还没有圈子的时候,好像是去年的7月份,我写过“博之圈圈”,意思是说,在博上根据人的思想品行爱好等等,会形成自己的永远的圈子。可以后不久,博客应运而生了圈子,说心里话,我对圈子一直不看好,开始邀请不参加的,认为在博上的现实中的圈子已经能够在博上交流了,因为要寻求的是自然,没有想到越多越好。可后来博还真的兴起来了,当后来,有些很好的朋友做了圈主,我要支持,进入了一个,就有后边,现在有人来请,不是特别不喜欢的,我都同意,其实,很难得有时间再去看这么多圈子中的文字。
在博上,文字的交流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到什么时候,博上要没有了文字,文字不是主要的了,这博也许就不叫博了,所以,对于很多的技术我不是太关心,也不想让博有着多大外观上的变化,我的博从开始到现在就是这一个模板,因为当时选这个,不是没有目的的,是因为有着一个“轻描淡写”的字样,我的写何止不是这样啊!所以,每天的精力在写和读上用去很多,真的不想再在这点表面的事上做着什么文章。当然也不排除很多的博做的是图文声并茂啊,何况现在又有了播客呢!
在博上相识了一些朋友,各个方面的,虽然真实交流的语言不是太多,但真心相互快乐已经达到了,从中也学到了些新的东西,受到一些启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文字,很有跳跃性,很有深层感,很有文字技巧,还很有功力,经常读到,让我心灵很是滋润。这些都是难得的朋友,不论是什么情况下,不会忘记这些心灵的朋友的。
这些让我在博上一直很快乐,有了快乐,也许就有了韧性,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还是以真诚来对博,其他时候,博在我的手中是日日天天的朋友,没有一天离开。就是过年,妈妈家人很多的时候,也见缝插针写上一点,当自己不舒服的时候,除非是在医院无奈,其他都在写。我不是有意识地让自己这样,而是一种自然。这种自然让我快乐就足够了。所以,由此,我感受到,做博的韧性其根基在于快乐。没有对事物的兴趣之感,会很快放弃掉的。
近日,有出版社联系说要出书一事,我正在做着其中的工作。用自己的钱,出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文字,有着一定的交流,给朋友,给家人,留给自己,只是作为生命真实的记录。当然,我想出的书自然要有着更深一些的定位。毕竟这一直是我作为人的生命有意义的支撑。好多现实中的朋友也经常问我,为什么感觉到我总是不累,中午从没有休息过,是的,在我的记忆中就是这样,一直这样,学习和做事,就是我的人生。有这个想法真的是好久了,愿意出上一本自己满意的书,这是我的宿愿。好多年了,在做着这项工作,所以我一直忙,很少与他人闲聊,很少做自己认为没有用的事。下午,单位每天下午4点去锻炼,我依然是想和写。我想,做博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人以更大范围的交流,在交流中人自身获得快乐。我会用心来成全自己的。
做博只是一个人做事的一个方面,其实,每一个人做事都应该有毅力和韧性,在韧性这方面,只要是我想做和认定的,动摇的时候不是太多。也可以说韧性也是培养锻炼出来的吧。
对于博,我近期有好多想法,总之不喜欢虚的东西和市俗的东西。有时感觉到一定时间,形式的改变也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直在做着这个探求。其实,我想,重要的是一个人对人生、对社会根本性的东西不会变,至于外在的变化也是为内容服务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