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底话语 |
中国的封建社会比较长,有着一系列的文化,有些东西是糟粕,有些还是精华,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在对人的礼仪中,磕头应列为人生之首。这个礼仪,应该是在文革中被当做四旧废除了吧。在城市中很少有人再来磕头了。
在前不久郑州大学给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中,有一项就是要在过年的时候给父母磕头,作为感恩。围绕这个问题,社会上的人说法不一。我知道了这事,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是赞成的。或许在前些年,我也会有着与反对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会感觉这是一些封建的意识行为。可今天,我不这样认为了。
我认为,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都表现为一定的形式,当然有些可以放在心中,心领神会,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东西,有些还是要借助于形式来体现的。中国是一个讲究道德的国家,在道德中,首先就有对父母的感恩戴德,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对父母的感激之心是人时时都要有的。
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通过上大学,完成了学业,有了一份相对好的工作,读书的时候,是父母辛苦积攒钱来代孩子读书,养育成人。年轻人长大了,独立了,在社会上有了立足,但是好多人不认父母了,只是给一定的钱,而对他来说,所给的钱占他的收入很少的一点,父母有病了,也很少去看。甚至有些人嫌弃父母的社会地位,还有的说,为什么让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这些连外国常人都有的一些基本道德意识,在中国却都丢弃了。甚至已经成了风气。
所以,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用一种形式来约束和启发人们的感恩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再说,我感觉也很清晰。自己也成了为人母亲,对于孩子,我们永远会做着奉献,但是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
我现在也有父母亲,年龄都在75岁了,虽然爸爸妈妈的身体还好,但是,我越来越感觉要对他们做着我更多的力所能及的事。说不出什么更多的道理,就感觉是人之常情的东西。有时,父母不是更多的需要我们的买去的东西,更多的心灵的关心。可是,在一个节日就要到来的时候,让更多的子女能够感恩父母,有一种共同的形式自然感觉是必要的。
我们知道,人磕头有三,一是父母,二是上天,三是师傅。当你真的双膝跪地的时候,你就能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做人,有很多时候,人下人不是真的人下人,是尊重人。我们把老祖宗给的对父母的感恩的形式都不要了,只想着自己多么高大,多么不可欺,总让人宠着,这样的人品是不好的。所以,我认为在一个时候,让人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能够对真正的感恩的人在形式上做起来,用真心,这也是一种文化。
所以,今天,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