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意话语:关于文化

(2007-01-31 10:02:42)
分类: 心底话语
  随意话语:关于文化   文化冲击波……
 
文化,也许是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字眼,人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自然地会联想和使用到文化,无论是在高兴的时候,会说,真有文化,在不高兴的时候,会说真没文化。文化,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的。那么,究竟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在汉语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一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二是考研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
 
我们在一个大的领域或范围,应该说所指的文化是第一种解释,在这儿,文化应该对应的是人类历史,财富自然也是指全人类的,而不是单指哪一个国家,哪一群人。这是我们认识和领会文化内涵的根本。现在在中国大谈文化的趋势甚浓,好像出来说点什么就是真正的文化。而很多人没有在真正的文化创造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丰富上,而是功利观点也用在了文化方面。很有一些“创意”。
 
本来就已经是文化的东西了,人们学会了解读,一是借名,本身的名,解读作品的名,或其他的借用方式。有了名,借用了名,再出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很多作品的学习和吸收自然是指内在的思想,而思想的形成自然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脱离了这些,在说着一些东西,给世人的启发是什么呢?我感觉没有比炒作厉害的了。
 
当今的社会,能够坐下来读书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以致于我在想,以后的社会是不是还要读书?真的,我好久了就有这样的疑问。不读书,人照样可以生存,甚至可以生存得更好,也就是说或以获得更多的属于自己占有的财富。越读书,深入认识社会的能力越强,而对于一些表面浮躁的东西越是有着认识,越不会去做趋炎附势的事情。照此下来,从宏观上来说,是不是读书真的就是没有了作用呢。当然,我这儿所说的书,更多的是指人文方面的书。
 
很多的文化是用文字来记载的,而今天在中国形成的文化,能够流传的究竟有多少啊!包括大家都喜欢的戏说三国,还有于丹的论语心得,这些文化书的新说,在世人中引起了轰动,但是,有几个人去深入读一下原著呢?而对于作品,每一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心得。我更喜欢人们把作品中的深层来体会。有人说,于丹的书在书店已经脱销了,我周日刚去了我们济南最大的书店,泉城路书店,这书确实在最最显眼的位置,但绝对是有的是。我想,在现在的作家中,或写书人,还有谁能够把文化真的再来当作文化,而不去炒作呢!
 
其实真的是有的:现代作家张炜,应该是这样的人。但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好多好多都不知道吧。要是知道的,也许不一定读了多少他的书。可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他的文字真的是值钱的,含金量也是高的。他是一个很深沉的人,从不去炒作,而这样的人,连同他的作品好像已经销声匿迹了。其实,这些文字中才有着真正的文化。
 
我还是这样想,再过50年,看人们手中读的是什么书,是什么文字能让人心中踏实,有着充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