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革亲历 |
一切的形式与内容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就如一个人的思想与一个人的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样。所以
,用怎样的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也是统一的。表达是为了给别人的,“表达”一词的本意应该是这样的,但是,现在的行事,很大成分也许有宣泄自我吧,或许皆而有之。这主要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上居多。很多时候,人是很难说清这件是是对你还是对自己。所以,依然有个角度问题。
在我的人生中,我一直在想,无论用哪种方法与人相处,应该尽量体会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行事,这是我的主导思想,也的确这样做了。当然,任何事都是有限度的,我们愿意在表达内心的时候,特别是表达情感的时候,心愿是永远的,是一生一世的。这些话语,只能当做一个心愿去理解和接受。其实,这些东西变化是很大的。对此,我的生命底限是:很多事情是可以忽略的,因为你在人生行走的过程中,把这事的定位已经很深。当着有些事物有了一些根本性变化的时候,经过相当的心理阵痛,也许我会有着自己的处理的方法。
在与人的交往中,我一直用真诚来做事。这种真诚自然很多时候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的。当他人遇到一种心情的时候,我会去开导他人,即使是对我有着一些矛盾的时候,我也会去为别人来说话行事。能够体贴到人在此时的不愉快的感觉,尽量让他人快乐起来。
“Faced with trouble , you will stick it out.”
也就是说,在我内心的内容外界的信息一直不足以让我改变的时候,我会这样的,不轻言放弃。形式与内容会保持一致的……
以上是从心理上来说形式与内容,下面我一直想从一此相对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下我的想法。
如写作:
对于写作,我也是钟爱有佳,很是喜欢,你就是再喜欢,你有着很好的表达的才华,其实,最拿手的也只是一、二个体裁,你不会是什么都行的。自然,这也许与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类型、内容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关联。
记得在好多年前,特别喜欢小说、诗,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文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在逐步成熟,我依然喜欢,但是,不会在这方面去下很大的功夫,我的文字也偏离这些体裁很多。
我的认识是:小说,要写就要很有价值。我一直感怀于一些名著的小说,如果把小说随意化,我感觉有损她的体裁。我一直认为小说是文学中的集大成者,不仅仅是文学,就是思想认识也应该是高的,能写一部绝顶好的小说,不亚于人生在任何的位置,绝对是我的一个梦想。但是,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没有深刻的思维,没有奇妙而又深刻的故事情节,没有绝对好的语言表达,也就是没有写小说的驾驭能力,很多时候写是徒劳的。也就是我想说的,形式与内容没有达到最完美的统一。即便有些时候,自己灵感一来,有些冲动,愿意提笔表达抒发一下,也只是有着真诚的随意而言,绝对谈不上创作。
再则,一个人的生存,心灵的情感占有着很大的成分,我是不主张把心灵的东西宣泄而出的,一旦表达出来,与心灵中的就逊色了很多。除非有着超高的文学创作的能力,如唐、宋代的大诗人、大词人们,后来中国出了一些,如海子、舒婷、顾城、汪国真等,但也远远没有超过唐宋时期。达不到一个文学的境地,纯属个人情感的宣泄,我是不会这样的,因为不是我所认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话说到此,想起了崔健,他在与周国平的聊天中,谈及卡拉OK时,特别不赞赏,他认为这是对音乐的一种损害,人们只是从一个很低级的心理去满足,不知道,真正的音乐要有很好的修养才能体验。所以,他对当前全社会人的所喜欢的音乐音乐状态很持反对态度。他的这种想法,是用在音乐上的,而我所说的,是在文学方面,去除表面,思想的内涵是一致的。
其实,很多事情,要想做到内容与形式有效地完美的统一,也许是一个人一生为之努力的事呢!在现实中,也许会遇有许多的困难,这没有关系的,真正的美丽就是在人生的努力之中。何况,有着很多的思想者在支持,这就足矣……
由此而言:快乐永远不是一个表面的东西,而是一个人深层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