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手翻翻 |
再也不是一个只能认字
就是有文化了,而是要
有思想、有情感
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在家说着有文化的人,就说识文解字,记得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大陆上提倡学习文化就叫“扫盲”,那时扫的就是识字。有了认字的能力,会写字,这人就有了文化。所以,至今,有些家长从儿时就教孩子认字,认为有了认字的能力,在今天的文化就会比他人强。经过了人的一生,我的认识却不然。
对文化,我也经历着一些人生过程的洗礼与学习。以前,认为人学习知识只有理才是真正的文化,而识字不代表有文化是早就形成的概念了。记得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原来中学的老师都说我文好,希望我能报考文的方面的专业,可那时,我有着很大的偏见,认为文有认字的能力就能学,而理的知识必须有老师教,所以,推崇着理的学科,后来真的第一专业也真的是电子专业。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快就感觉理的东西也是符号啊,只是表达的类别不同罢了,抽象的概念公式多些罢了,心中那份心灵的饥渴真的是很难忍。其实,任何时候都没有不读书,而那个时候有了一个非想滋润心灵的感觉。可那时书少,有了《花城》《散文》《小说月报》等,我找人订阅后,如饥似渴。虽然那个时候的作品现在看来真的是没有什么了,从写作上没有多少功夫,但是,评价任何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这在当时的作品中绝对是好的。这些作品都对社会起着作用,当时叫作伤痕文学。那时出名的作家现在都已经老了。那时的作品与今天的作为横向比较,真的是不能比。今天思维的开阔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享受。但是,那个时候能让我心灵感受到满足的,能够认识人的深层的,恰恰是这些文字,这些饱含着情感的文字,这些很朴实的文字。
我在文字中得到了满足、享受,同样随着时间,随着思考,也更加知道和体味了文字中的深层,明白了文字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符号来表示,而是要作为一种思想,要表达的是人的情感。从这开始,我对文字有了升华的理解与认识。把文字真的当作一种文化来吸收了,在我的意识中,这就开始了我的真正的文化学习,也就开始了对人文知识的深层学习,也真的认识到,文字是与社会联系最近的文化,改变了原来对文字的一种符号的概念,也开始了对文字的敬重。对原来的写作也有新的认识。未必人写的花哨的东西就是真东西,而首先要的是在其中赋予思想观点,这才是好的文字。有了这个观点,读写与我更近了。
后来出于对文字的喜爱,专门进了大学读了中文。在我的同学中,现在好多是电视台、报社及出版社的负责人,资历也有了,所谓的学问也有了,官也足够了,但是,我想,对于真正学习文化及对文化的深究以及对文化的创造,我却感觉少了。
自从对文化有了一种深层的认识之后,自己学过好多的知识,自然喜欢起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包括经济学等知识,更加感觉到好多都是符号,而真的把知识能够在社会现实中应用好,有着自己的创新,这才是真的学了知识。这才是真的有了文化。在人生的经历中,人人都会有感受的,要想真的让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做人是第一位的了。无论大事小事,人要把人的品格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为了利益丧失人的品格,这一直是我的认识。
其实,人生的一切,包括我们写博,都是与做人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说,也许大些,大家想,本来到这是玩的,休闲的,轻松的,说到这个高度,真的让人敬而远之了,甚至不敢触及了。其实不然,真的是这样,我这样说,非但说博一定要严肃,放得活泼些自然也是我的追求。那只是形式表达的问题,但从内容言,从做博的经历中博与博的相互关联而言,是不是也有着做人呢!也有着对他博的尊重与信任,有着自我品格的展现呢,这是肯定的。
现在,无论人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这是一个形式问题,或在有时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深层的主题却是重要的。我一直想来用心挖掘实现自己心中的一点理想,愿用一生的知识与能力做成一点对他人有帮助的事,自然也是在完善自我,满足自我的这个人生价值观,至今,自己依然有着不足,依然会努力。
只要说到文化,在心中有好多的话想表达,其实是一个层次上的人生认识。今天说这些,也是顺便与大家的交流,很想在文化的氛围中有着一个相对固定的人群,恰似法国以前的沙龙,能够深入探讨一些问题,从而在探讨中进步。这样形成的观点,是不是对他人有着作用,若有,我也就满足了。
也许,近期我想在这方面连续写一下自己的认识,很愿意与博友们交流,作深层的交流。再也不是一个只能认字就是有文化了,而是要有思想。希望得到更多博友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