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心底话语 |
老子最根本的思想,就是无为。接受了这个思想,会在人生中有着一种深沉的清静与沉淀。在2000多年前,老子能把这个思想提出,以致升华到这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可见思想之高深。
在人生的现实中,人的无为思想是很难确立的。无为而无所不为。我理解就是说,在我们的人生中可以什么都不去争,但是不等于我们什么都不去做,而恰恰相反,我们在做中就有了显示,有了所争,因为做的事显示出了人的能力与作用已经内含在其中了。我一直是能够接受这种思想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会受到这种思想的左右。
老子无为的思想主要表面在人的修养上,要放弃绝经验的知识,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的(第四十八章)所说。就“学”而言,先秦时代多含知行两层涵义,所以“绝学”有弃绝所知与所为的有为之事,也就是老子反对以“有为”的聪明来玩弄世事,而赞成“大智若愚”的缘故。
要达成无为,致虚是必然的要求。老子主张致虚守静,要求把自己这个执着的“自己”也要在自我意识中虚掉,成为真正的自然。只有致虚才能使心空虚无知,唯有守静才能去除欲念的纷扰,使心体会清明寂静,然后才能不被纷杂的外物所扰乱,人才能在观察万物中归根、悟道,也才能修道。以静致动,达成无不为的目的,这也就成就了人静观的智能。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法大自然,如江河大海的不争,善下。我体会这个思想就是说,做人,人的言语一定要谦和,遇事不与人争。但是,不争不是不做事,而是用更多的心去做事,人的一切的能力都在事说明了。
处世以来,人生的感受颇深。在人生的路途中,遇有过好人生的坎坷,但是,我依然愿意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不放弃自己一个人做人的意念和原则,努力做事,在做事没有表面利益的寻求。这一点我的意念是很深的。我所做的事没有什么表面利益所求,也就是老子的无所不为的思想吧。
在日常的表现中,好像给人是柔弱的感觉,不争不是弱,而是内在的强。我想如果没有内在的强,绝对不会有表面的弱。就如老子说:柔弱胜刚强。总感觉人的争斗是一种低俗的表现。人要有大智,不能表现为一般地世俗,这也是我做人的思想。人生的一切都是可以放弃的,与世人进入一个世俗的之争,人就沦为一种低俗。人们常说,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水也有着自己的刚强。一个人做事永远有着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不断地完善与充实自己,而注重自己品德的修养,我想,这样的人是我所崇拜的,也是我要求自己要做的。
我一直认为,生命因此而有意义吧。不悲观、不气馁、不杞人忧天、不过分强调物质的在心目中的位置,在有限的生命中,让自己心情舒畅快活,有着自己无为中的不为。包括做博,在我的心中也是如此。
前一篇:心底话语:博客感慨
后一篇:说说女人:女人心情(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