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歌处已斜阳,剩有残花隔院香
胡适先生说过,在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读《红楼梦》的感觉是不同的。其实读其他的作品也自然是这样的了。我感觉,不仅仅是读书,其实,就是写点文字也是这样,昨天所写的看似同样的字句也是有着不同的心理了。有时,特别怀念过去瓣让自己留下深深记忆、有着不能忘怀的情感的一段故事,愿意再写出来,有时还在追寻着过去,其实,一切都是一去不复反的了,再来重复,感受到的完全是“明日重来花不再”的感觉了。如果我们非要再去重复,获得的就是心灵的沉重了。
一直把一种感觉认为是心中的怀念与记忆,总是不想舍去,用尽了平生最大的力气,在做着努力。有时认为人做事要有着毅力,要去坚持,殊不知,一切都是时过境迁的事了。其实,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这是一个最浅显的哲学道理,我想,我应该懂得,为什么在一个人生的简单的事上反而要这样呢,恰似有点荒唐了。这才又一次感受到,人啊,知识与应用竟然有着这样大的距离。
不过,我想,好在人没有恶意,更没有用恶意去行事,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到此吧,什么都是有尽头的啊!要是能够这样去想,也许一切的一切也就都迎纫而解了。对人而言,要是有了这样的认识,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总是记在心中好多的话语,其实,这也是在当时当地的,时光走过了,也就变了。再记在心中,总是想兑现着什么,竟然会成了一种不能有自知之明的评价了。静心来想,我是能够接受这些的。不去愧对别人,自己的心中却是一个宰相的肚,这也就应了自己做人的原则。
真的把过去再来重现,我真的没再去想好多过去的东西在生命中是什么。用尽了平生最大的气力去找寻,不仅是终不得其解,且心灵有着极度的碰撞,我才又来思忖着缘由,似乎有了明白。从自我的角度去查寻吧,问题很简单:要有自知之明。人的自尊都是人生存的核心,只要有生命,都会本能地来保护。做人,去体谅他人,也要很好地保护自己,这也是做人之道。做事不能过分地痴迷……
歌声歌处已斜阳,剩有残花隔院香
无数楼台无数草,清淡霸来雨茫茫
今天再来感觉过去的一切都是人去事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