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了一段时间的博客,能够真正的感受博客,会认可:博客是一种文化,一种平等、民主的平民文化。没有这个统计数字报道,已经有多少人参与了这个文化。
在前几天的新闻中有网民数的公布,说是在我国网民总数为1.3亿人,也就是我国已经有十分之一的人口上网了。但是据我分析,在上网的人群中,没有10分之一的人做博客,这应该还是个保守的估计。因为从自己身边上网的人来看,有多少上做博客就能知道。还可以再退一步说,就是不做博,读博的人也说上,也不会走过这个估计。因为我们可以推断一下,只读博,不做博,这个读不会长久的;反过来说,只做博,不读博,这个也不会长久。的确有个逻辑在其中,这就是有效的互动。我们做博的人都有这个感受了。好,现在我们说的这个做博客的数,无论是小还是大,都应该说已经是我们现代人的一个进步了,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平等与民主化。这就是博客产生思想的根源与基础了。
人生在社会上,的确有着人生的追求,实现和靠近人生追求需要一种社会的具体方式来承载,当今,互联网的实现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人生追求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没有网络这个平台,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文化。所以,我们在博客上书写着和阅读着的时候,我们也会更多的感谢科技的发展。
有人说,博客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
方式,一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反的知识生产方式,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说。还有人说:每个人设立的博客就像一个摊主,每个摊位都经营着自己的特点:有卖文化墨水的,有卖思想的,有卖图片的,有卖隐私的,还有卖更为低级的……总之
,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东西。这些说法是我经过了新浪的博客后真的有些认可了,如果是在做新浪博客之前,这个感受是没有的。三年前,做过21世纪中国人,及博客中国上的博客,做了好久,现在也在那儿放着,就一直没有找到感觉。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互动。因此,博客文化,很关键、很实质的一点,就是互动,这也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吧,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吧。
就其这一点,互动,就可以称其为文化了。是的,可以让人的思想有了交互,可以让人的情感有了新的交流,互联网啊,是个什么东西,不是早有定义说了: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资源库,而这些资源的存在的背后,还不就是上网的这些人和这些人在思想情感下的所为吗?而人们上了互联网,未必是把先进的或者说能够促进你进步的思想据为己有,成为自己的,也就是说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真正说它的文化作用,这还要有着深层的互动,而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客是最大的互动群体,且是能够表现思想的最大的互动群体。网游现在发展也很快,这是人从另一个人的心理去发展,但是,远没有博客来得自然与广泛。
说到这儿,我们更能够体会着博客给我们带来的满足与享受了。的确,在现实中,也许我们没有能够满足我们的心理,而在博客上,我们有了,有了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感觉。比如,我们真诚地写下我们的每一篇博客,博友们也给了我们很真诚的评语或留言,我们有了相通,我们的心会为此而激动……这样的情形,应该说,我们的人生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自我,是啊,这就是人的高级生命。
我们所讲究的,不论是哪种方式,心灵有了感应,心理有了互动,这是一种人生的真实,
我们就会满足,我们就会快乐,我们也会感到幸福!我一直在想,与朋友聊天的时候也会议论,说我们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我说:就是人发自心底的语言的互动,互动后有一种心灵触摸感觉,所达到的相通,这时,幸福感就会在心底流出了。是的,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可,博客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让人可以信赖的文化,一种让我们可以再创造的文化,一种无论如何,我们博客都不能怠慢的文化,一种我们终生会为之奋斗的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