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从古到今,人们对他的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影响。
最喜欢他的描写景物的小诗《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似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
译文为: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这首诗前两行为写景,一行写小雨,一行写草色。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比较,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点。后两行抒情。作者认为早春景色大大超过晚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舒雅之情。
而对此诗,甚为喜欢。对于前两句,我经常用来比做自己的心情,天街小雨带来的滋润,但在遥看之后,走过了却无,什么都没有了……
我常常想,这也符合辩证法吧,有与无的关系。所以,人要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也许这时候是最美……
很美丽的心境,在于保留,当属距离,遥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