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中的孤独

(2006-06-23 08:53:38)
分类: 文革亲历
  在人的自然生命中,需求分为低级与高级之说。所谓低级需求,是人的自然本能,如饥饿、口渴、睡觉等,这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必须满足的。这是根植于人的生理组织之中,因为每一种这样的需求都有一最低程度的要求,所以,倘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人将无法忍受。但超过了这一要求,希望满足这种需要的倾向,就具有了一种软管理无限冲动的性质。这些需求,都可以用自我保存的需求(a need  for selt-preservation)的概念加以概括。
 
  但是,人由生理条件所决定的需求并不是人性中唯一具有具有强制性的需求。还有着另一种敢具有强制性的需求,它并不深植于肉体的过程中,但却也深植于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和生活实践中。这是想与自身之外的世界发生关系,逃避孤独的需求。人不可以不与外界发生交流(COMMUNION),也不可能没有归属(belonging)。不是这样,人就会有了孤独。
 
  人精神方面的孤独与肉体上的孤独同样无法让人忍受。于是,人们就有了联系,这种与世界发生的联系,可能是高尚的,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即使是最卑贱的,人们也感觉比孤独要好。所以,在人类社会中,就有了宗教,任何风俗的宗教,不论是多么荒诞不经,微不足道,只要能使这个人与他人联系起来,就能使人逃避最的一件事:孤独!
 
  的确,一个人生长在社会中,不与他人发生着关联就不能生存,无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人都必须与他人合作。儿童,在生长期时,我们要培养他与他人的关联,要让他懂得谦让,有着一些最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样,在与人合作的时候,才不致于有着强烈的碰撞。一个成年人,更是要在人生中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关系,要善于尊重他人,要能够主动地向他人学习,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与优点,从而避免狭隘的个人为中心的不良思想。这样,你的生命中会有着更多的阳光。
 
  人,还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对你,人不一定总是赞赏,很多时候也许是不是顺耳的话语,我们也要习惯听取,这样,才有了与人合作的契机。人与人的关系中,尊重是前提,别人敬你一尺,你要学会敬他人一丈。这样,人与人的关系是协调的,而不是僵化与冲突的。这样的时候,人就少了孤独,会有着更多的心理阳光。
 
  人的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真是微不足道,似一粒尘,哪怕你这个人再有能耐,能为他人做事及享受他人的时候,也仅仅是2万多天,所以,任何一个人一定要在心理上明确人的生存价值,不过高地抬高自己,也不去卑贱自己。人虽是一粒尘,但是,却有着能动性,这个力量也是大的。这主要是来源于精神上的力量。也就是人的高级生存。
 
  人的这种精神生存是极为个性化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人的个性化使他无他选择,他就是他了,在这样的精神驱使下,这时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这点力量,让“她”为社会、为他人做着一点有益的事业。这又着对自己的精神上的激励。
 
  在这样的心情驱使下,人的做人,会避免着孤独……
 
  但是,有些人心灵上深层的孤独,我认为是永远会存在的,是一个人的生命的真实,我们要学会保护与所拥有,这些孤独一旦离去,人会轻浮,轻浮地也许连自己都不会辨认。这些深层的精神孤独,我永远视为一种美丽,在心中会牢牢地加以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创造欢乐
后一篇:写博也炼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