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手翻翻 |
记得以前,古人把人的文化都集中在读书上,对于读书有着很多的精僻的论述,诸如:一日读书一日功,十日不读腹中空。还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还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这些都告诉人们读书对人来说是重要的。可现在,我们现代在自然的生存中,阅读却下降了很多。据《中华读书报》的最新消息,于2005年底至2006年初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发现:我国国民6连续年阅读率持续走低,据说,这个调查结果是是中国出版科学 研究所从2005年底开始,选取了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20个地区的城市及农村,采取了入户调查方式,最终取得了8000个有效样本,获取了500万组调查数据得出的。
其实,即便我们不做这样所谓科学有效的调查,就从我们自身,从我们周围,也是能够看出,人的读书现象确实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阅读的量是越来越少了。在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说网络阅读增长了,杂志的阅读增加了,因而现在十分花哨的杂志业特别疯狂,没有什么内容,也可以是大版面,高价格的出售,且销量看好。对此,我倒一直有着自己的认定与思考。
历来,读书都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以前的社会,获取知识的媒介只有书吧,大家把知识的学习集中在读书上。以前,人要是真的读会了书中的内容,读懂了书中的知识,就如:胡适、郭沬若等文人,他们也就离不开书的这个路了。以前的科举制度,读书,还是人生进鉴的一个敲门砖。而现在的路子与以往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做学问与做官是两个道。读书怕艰苦越来越被人体验着,放弃着……
现代人的读书,以娱乐、享乐为主,读书,再也不是原来的功用,人们读书追求着一种看书的所得。只重视表面的东西,缺少了深度的思考。现在再也没有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的社会理念……
不过,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一直感觉,读书是享受,是生命的滋养,在中国这种略带表面化的轻浮社会状态下,依然有着对书、对学问的不懈追求,有着净土,如《中华读书报》、《读书》与《随笔》杂志等,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我是经常被这里的文字所激励的……
从读书的技巧上说,从这儿也走了一点捷径,能够直接触摸到一些真正文的内心与灵魂,从这儿发现好书,从这儿走出了自己读书的生命……
这种读书与看花哨的杂志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前边,我发过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在文章中说过:文字的力量是大的,现在我依然认定,这是我一生不可更改的,对文字的喜爱……
the words is power!
前一篇:看过成龙之后……
后一篇:博客、家事等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