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和他心中的“张恨水”
对于解玺璋,以前我就知道,知道的途径自然是书本了……
我所知道的书本是《随笔》、《中华读书报》等……
现在再知道,就是BLOG上了……
他有一博客,我常去,对他最近的认识,自然也有博客一说了。
他是当代少有的文人中,不以文墨自居的文人。他还是当代对文化带有着责任感的人,这是一种对文化的身体力行。我很喜欢这样的文人。
文化,所谓文化,最终是要实践的,是要应用的,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而绝不是一个人的识文解字。文,一直是与用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古老文化,自开始就是如此。有了博客,我能更近距离得认识他……
他不仅仅是一个文人,也是一官人。当今的官人,要么只会做官,不学无术;要么有个一知半解,做官也就什么都不会了……这是中国官人的现状……
其实,不然,一个在一定位置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不论你是哪个行当的,文化一定要有。这文化就表现在你对社会的关注,你对社会的责任,你对社会的付出……这话,我想,不是今天我在这说,名作家,张炜,也说过,现在没人没文化了。而真正的文化是什么?是对文化的应用……离开用,文,一文不值!
由此,在解玺璋的脑海中有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张恨水……
他对中国的文学史有着十分透彻的研究,这就是学问。且提出自己的观点:《张恨水:真为大从写作的作家》(本文发表在2005年第3期,总第158期《随笔》杂志上)。他在文中说:张恨水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有人将张恨水与鲁讯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峰”,不能说没有道理。
是的,张恨水一生写了好多人们所喜爱的作品,《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等,至今,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我认为就在于他的根植于大众的基点。解玺璋,对此研究得深入透彻。他的文章对我有启发与作用。透过他的文章,我所认识的不仅仅是文章表面的张恨水,重要的是在我们这个当今社会,在一个位置上,还有关乎大众的作家与人,这是我所高兴的。
解玺璋在《张恨水:真为大从写作的作家》一文的最后说:“他(张恨水)在20世纪中国文坛所显得重要,还因为他是百年来中国文学由现代转型的一个难得的典型。他的一生都在探索与选择之中,而他的进步又往往使人感到转型 中浓重的失落感,他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彷徨和痛苦显得更加真实了。”
由此,我看到:解玺璋,一个当代的真正文人,一个可敬佩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