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利峰:创业板是反弹还是反转 能否带动大盘继续反弹

(2017-08-15 23:13:04)
标签:

股票

苹果概念股

      1、目前创业板这一轮上涨行情的性质是反弹还是反转行情?

      创业板自7月18日见底以来,已经连续反弹了21个交易日,尤其是7月27日受证金史上第一次重仓买入创业板股票消息的刺激,创业板指当天放量大涨收出一根标志性见底大阳线,从而确立短期小双底底部形成,这也是支撑近期创业板持续反弹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能说行情已经反转就此走出一波大牛市行情,目前看还不太现实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近期的连续回升只能定义为是下跌趋势当中的反弹行情,离真正的反转行情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从创指的日线走势来看,我们先来画一条绿色线连接日线上的三个明显的低点,然后在3月份高点再画一条平行线,形成目前的创指的下降通道线,这样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目前创指仍处于下降趋势当中反弹走势。而目前这条平行的下降趋势线正好与6月份反弹高点1844点形成的水平压力线重合,这会对股指形成巨大反压,因此,这也是我前期文章重点提到的,1844点附近将是创指反弹的第一目标位。

薛利峰:创业板是反弹还是反转 <wbr>能否带动大盘继续反弹

      如果创指这波反弹触及到目标位出现调整,后面的走势很可能会像我之前文章所描述的那样,来构筑复合性头肩底走势,以7.17和7.27那两根长K线为双头,这波反弹在触及1844点附近后展开三浪或五浪100点幅度的回调,来构筑复合性头肩底的右肩部分,并与左肩构筑的时间和回调幅度相近,这样就会慢慢走出下降趋势,待右肩构筑完毕后再次向上突破颈线位打开上涨空间,继续向第二目标位1975点进发。

      从图中可以看出,1975点一带也是前期重要反弹高点的压力区,同时又面临大级别的下降趋势线的反压,随着时间的推移,趋势线不断下移,也将与1975点水平压力线形成交汇压力。接下来继续回调再构筑一个复杂的大型底部结构来化解趋势压力,可见反弹行情一路坎坷。

      待1975点一带压力突破之后将向第三目标位也就是2100点进发,之后可能步入漫长的震荡调整行情,除非外界突发超级重磅利好消息来打破盘局。

      2、创业板与大盘的关联关系,创业板能否带动大盘继续反弹?

      从周一创业板的暴涨来看,似乎是创业板带动了大盘的反弹,其实这种带动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看到上周五沪指暴跌后正好触及到上升趋势通道下轨处,周一的反弹是受到下轨支撑而出现的技术上的反弹走势。而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创指在上周五大盘暴跌当日处于强势整理状态,周一正好借沪指受支撑产生技术性反弹的契机,出现大涨来打破盘整的僵局,从而也确认了7月27日那根大阳线的底部成立。由于沪指连续两日缩量反弹后再次面临调整压力,不排除创指也跟随调整,待大盘止跌回稳之际,创指可能会再次借机发力向第一目标位1844点附近进发。

      3、目前创业板行情如何把握?

      创业板本轮行情的上涨,主要是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据统计,截至8月14日,证金公司在二季度新进了12只个股,其中8只为创业板公司,占比66.67%;以二季度个股均价计算,证金公司买入这8只创业板股合计耗资23.11亿元。被证金和汇金相中的创业板公司大多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个股市值并不算小,这也适合大资金的进出,因此,创业板蓝筹股更加引起市场的关注。

      随着中报业绩的不断披露,很多主力机构已经悄悄布局创业板中的个股,这种蝴蝶效应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创业板当中。因此,我们要踩准市场节奏,把握住创业板反弹行情,个股方面除了需要关注创业板蓝筹股之外,一些业绩优良成长性较好,个股流通性也较好,且目前正处在底部或底部已经构筑完毕走出下降趋势的个股更值得重点关注,这类股可能会超越创业板指数带来超额收益。

      目前创指已经反弹到1798点,距离第一目标位不到50点的上涨空间。操作上,建议积极参与市场热点,比如苹果概念、雄安新区概念后市仍然存在机会,把握好热点的轮动节奏,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以中短线操作为主,快进快出,如果跟错热点要及时止损,踩对热点要加大仓位,不断优化持仓结构,才能跑赢市场获取超额收益。
 



      加我关注第一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热点信息及大盘观点!

      欢迎点赞、收藏及分享,你的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