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纸的自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只有我们更懂你
(2010-03-26 07:48:51)
标签:
杂谈 |
今天是《东莞时报》创刊两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农历2月11日的生日。两年前的3月26日,东莞时报诞生了,那天,据说也是菩萨诞生的日子,所以显得特别吉祥。
今天零点时分,我的丫头说,祝你生日快乐,你的农历生日跟时报生日同一天,这下你又有得说了。那一刻,我真的无限感慨,当一个人与一份报纸同生时,可能真意味着生死相连,或者说,就算不是同日生,只要在这个团队,我们每一个人就都跟这份报纸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种职业报人的宿命,但我们无怨无悔。
今年的3月15日,也就是10天前,是我从南方报业到东莞报业工作满4年的日子,那天,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一个人去了报社附近的小公园散步,那时候正筹备改版,很忙,我走了30分钟,那种休憩让我满心舒服,因为这4年里,我学到太多,也得到太多,我参与了《东莞日报》三次重大改版,《东莞时报》创办以及随后两次改版升级,这个过程,我充满感恩,也更让我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这些话,实际上不只是说给朋友听的,更是我说给自己听的。
今天,为了给时报庆生,我们出版了200个版,由于广告很多,一些新开的栏目未能尽情展现,整份报纸的格调也被冲淡了很多,但是,下周,大家就可以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新《东莞时报》的风采了。
过一会,报社要召开庆祝大会,我得主持,我想告诉我的团队,明天,我们一如去年,不在报纸上做任何有关强烈反响的报道。
一份报纸的好坏,要靠读者说了算,要靠一段很长时间的检验,但有些报纸,喜欢在第二天,登出“本报改版引起各界强烈反响”的报道,我们不要,因为我们深知,大多数人不喜欢强烈的喜欢,更何况强烈成喜欢的虚假报道。
为了给大家介绍今后的《东莞时报》,特转载今日本报改版致读者辞,我执笔写的,供读者拍砖——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更懂你
2010年,这是一个全新的纪元,也是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
在创刊两周年的今天,我们不只一次问自己,今后,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做一份报纸?
以史为鉴,格物致知。似水流年里,我们一路狂奔,激情永在,立志做中国最具互动性的温暖报纸;而在步步为营的立体空间里,我们渐懂传媒本心,磨砺立世技艺,繁衍出一份能量越来越大的报纸,已成本地区本城信息量最大、零售发行量最大、传阅率最高、互动性最强的都市报,也成为中国发展势头最迅猛、最具个性、最健康的地市报之一。但,我们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这份报纸更加精巧入微,更加赏心悦目,并有一种锐利而温暖的光芒,传递给更多想要阅读和应该阅读的人。
但是,这是一个精力旺盛的时代,更是一个喧嚣的世界,而我们,面对着越来越多没有闲暇时间的读者,也许还包括现在正看报纸的你。我们还清楚地看到,今天的读者,不喜被灌输,不爱被教化,人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报纸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为此,我们决定再次优化升级,把《东莞时报》变成一份视角独到、感观舒适、文字轻松、焦点精准、题材新鲜的杂志型都市早报,而我们办“中国最具互动性的温暖报纸”的使命不变。
从今天起,时报以“都市报的心、杂志的身”的新锐姿态出现。周一至周五,每天单叠8版呈现的《天下新闻》和《锐读杂志》为你带来阅读盛宴:新创设的“点击”、“天鉴”、“微搜”、“网事”等精巧版面,新升级“调查”、“拍客”、“众生”、“后窗”等华丽版面,不仅带着强烈的先锋风貌,每天新鲜夺目的各类专题更能带给你全新的阅读快感。
“本地新闻”更名“本城新闻”,全力锤炼城市特质,强势开拓更多的民生新闻和独家新闻;对行业类周刊进行优化整合,《楼市周刊》由8版扩为16版、《消闲周刊》更名为《玩味周刊》;此外,娱乐、体育、文化、副刊版块加大原创力度,升华每天版面的互动特质性和悦读面目。
对视觉系统进行悦读优化。除了提供能轻松阅读的新闻故事和精品栏目外,我们最重视的内容就是图片和图表;而版式设计,更加强调杂志化的呈现、更加追求视觉传播效率,在全国报纸系统中创新使用“细等线体”作为正文字体。
可以说,我们之所以竭力创新,是因为这份年轻的报纸有生命,有大爱,有情趣,有你们;我们不求他魔法无边,令人五迷三道,七窍生烟,我们只期盼,如果你迷失于信息丛林,一时找不到突破口,那你一定得来读时报。
因为,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更加懂你,我们就要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