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三七二十一
(2009-08-24 23:17:22)
标签:
杂谈 |
今天,和全国各地的一些同行网聊,这是一场场激情肆意的“网恋”。我不知道如何描述那种最细微的心情,只是每回抬头,窗边那株红豆杉特别的鲜亮、安宁。
这是我最喜过活的日子,我愿意和一群为着新闻或者报纸的人过着这种斑斓而激昂的生活。
在每次的谈话中,很多朋友似乎约好了问我同样一个问题——关于办东莞时报的心情和东莞时报的目标。
这个话题,要说起来,会很长很费时间。不过,我愿意袒露时报人的心声:我们这些人是负有使命的,我们要做的可能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享受,更多是关于对一种新生命的创造。为了这份报纸,许许多多的人舍弃了很多在外人看来很诱人的东西,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份奇怪的地市报。
从某种角度说,地市报,尤其是地市都市报,一直被当作一个简单粗陋而又方便有效的中国报纸标签,用来和省级大报对立,划分身份和阶层。但在我看来,地市报或者说东莞时报目前意味着革命和解放、觉醒和再生。
但不管怎么说,地市报对牛人的吸引人并不大。但东莞报业或者说东莞时报不一样,这里不仅仅有梦想,还有着让梦想疯狂生长的所有条件和环境。
这几天,我一直跟朋友们说,报纸是一项残酷的事业,它只尊重,也只承认结果。为了这个结果,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和坚持,笑到最后的人,最可爱也最可敬!
找出2009年3月26日发表的本报编辑部文章,这些我写的文字,或多或少代表着东莞时报最真切的性格——
贴近不在别处温暖就是力量
严格地说,这个世界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报纸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时代里,真诚、踏实、死磕这类词仍然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正是这种令人着迷的力量,让这份生于春天的年轻报纸蓬勃生长。2008年3月26日起,这份报纸一切从零开始,以立代破,绕到了很多报纸各种尴尬处境的背后,穿透了很多地市报纸畸形发展的魔症,以一种不装酷、不妥协的方式疾走于这座城市的每一角落,成为东莞地区本土信息量最大、零售发行量最大、传阅率最高的都市报,也成了中国发展势头最迅猛、互动意识最强的地市报之一。
这一过程,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这是历史,也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一年来,所有的东莞时报人都无法忘记,从创刊那天开始,我们就置身于一个不确定性剧增的环境,传媒蓝海不易发现,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加之经济萧条,环球同此凉热,东莞时报的发展俨然演变成了一部全民围观的励志大片。但在我们筚路蓝缕的进取中,心中燃烧着熊熊的理想大火,时报时刻拥有惊天动地的景象。
而在这些景象中,我们的读者无疑是最可爱、最让人尊敬的。
今天,当我们焚香净手,翻阅自创刊日起就开始铭刻的东莞时报感恩簿,我们不由得要对所有关心、关注、关爱过这份报纸的人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我们永远无法忘怀,在过去的时光里,太多太多的读者用不同的方式呵护着这份报纸。他们爱着时报的爱,痛着时报的痛,幸福着时报的幸福,快乐着时报的快乐、愤怒着时报的愤怒。这些东莞时报式的表情,极为有力地见证一份温暖报纸与城市读者心灵互动的壮美图景。而这份壮美,源自于我们透过一整套严丝合缝的程式,成就一场无节制的全民大联谊,而这种程式叫做“贴近”——时刻带着温暖,想忘记也难。
而这种民生情怀和贴近品格,始终都将在我们的血液里不休不止地流淌着,不管今后风云如何变幻,我们仍然誓言,为市民的利益鼓与呼;我们仍然愿意,为市民的生活帮与扶;我们仍然承诺,为市民的情趣调与养。
在今天时报创刊一周岁的特别日子里,我们还要以一份温暖报纸的名义,为我们的城市和亲友祈福,请您一定珍重自己、爱着他人,共享这个世界尊贵的激情与信仰,让我们伴随着这份报纸一起生长、一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