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闲庭信步走到小区外的链家地产,经过忙碌的一天城市的街道此时车少人稀,街道两旁的店面大都已结束营业,只有几家大排档生意兴隆,看世界的球迷们在夏夜里与足球一起释放着热情。链家地产门口灯箱的灯光在昏暗的街里格外的显眼,虽已下班,灯箱的光却仍照亮半条小街。顺灯光望去,招牌下的一行数字使我悠闲的兴致所剩无几。链家地产门旁坚着一排灯箱的内容是这样的“本地区指导价9000---10000元/平米”
作为中介,在自己的门上赫然标出本地区指导价实有哄抬房价之嫌,在商言商,为了盈利商家自然可以运用些合法手段来谋取利益,如此标价也会达到一种宣传效应,就算本地区的房价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来来往往的人流终究会将这个信息记住,消化,参照,接着在外界大环境的作用下不日就变成了事实。卖房人卖房时就会想自己倒低卖多少钱是合理,于是这样的指导信息就会对卖房者的定价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而买房人买房考虑房价时这样的信息也会成为参照,于是这样没有任何数据为依托的信息就成为人们衡量房价的一个标准,在这样的标准指导下房价自然会不停的攀升。
那链家给出的这个指导价不是经过大量数据统计后权威指导价呢,笔者于本年五月调查政府相关部门于五月公布的本地区市场指导价为7500元/平米。那链家为什么会比权威部门高出的市场指导价高报1500-2500元/平米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链家也算房产中介中的大店,日常卖房买房中以收取成交额的3%的手续费为主要收入,房屋成交价越高,链家赚取的手续费也就越高。
2、现在的房价是众矢之的,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中介都希望房价能一路上扬,就算在一个阶段停止不前,他们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在力挺房市,因为一旦有一个地区,一个楼盘有降价的局面出现,对就全国的房产市场都有一个多米诺骨牌效映。这个时候没有谁能保证明天不会是中国楼市的一个拐点,政府,开发商,中介,购房者,都在拭目以待看着中国房市的何去何从,静静的观望背后是汹涌彭湃的前景,过了眼前的这个观望期无论房价是涨是降都将是中国地产业的一次大地震,无论是地产还中介亦或是购房人群都将历经一次大洗牌。所以开发商,中介都有一种托市的默契,顶住就意味着最后的胜利。所以信息战在我们的身边潜移默化的向普通百姓开火。
3、中介自己是如何看待这样的本地区市场指导价呢?上个月通过链家地产我在我所居住小的区看了一套楼层、面积、房龄和我所租住房屋完全一样的房屋,链家报价54万,作为普通的购房者没有科学的数据能判断卖家的这种要价是否合理,只能凭周围的经验或自己对日后售房或租金的预计对现在的房价进行大致的感性的判断。于是我决定以我自己租住的房为例,看看同样的一套房链家收房会如何定价,进行了几翻咨询,看房,中介最后给价40万,14万元的差价,就是链家自定的本地区差价和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地区市场价的差。链家卖房时用的是自定的本地区市场指导价9000元/平米,买房时用的是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地区市场指导价7500元/平米。
房产市场健康有序还有待时日,这之前行业里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技量上演,这样那样的信息充斥,这样那样的人出来故作权威,普通百姓应学会广集信息,独立思考,冷静面对。市场需要健康成长,普通百姓也需要日益成熟,我们不需要成为专家,但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判断力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就让我们对于商家打出的“市场指导价”一笑而过,只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统计出来的标准才对分析市场有一定的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