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这里望出去

(2006-01-11 14:13:23)
分类: 我为房困
   昨天和一位身在东京的老朋友在MSN上聊天,不知不觉就说到了房子,他对北京不怎么了解,问我在北京买房的情况,我说在这里南城北城的房价差异很大,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和城郊的房价又有很大的区别,他有些搞不懂,我就说这叫级差地价,他学过政治经济学里的级差地租,就是由于土地所处的位置和土质的好坏而形成的差价,他懂了,只是对具体哪里的更贵他还是搞不清,我说以后你回国,安家北京,对这里的房价就有认识了。他说在国外对国内的房价有许多的说法,对中国人的收入之低,房价之高,而买房热情之高涨外国人是很难理解的。
     我们没有去评论这房价,因为我们都了解现在房价的现状,也都知道那不是我们的聊天所能改变的,我们的故乡,一个不大不小的省城,房价也成了神话,可是谁都知道那只是个神话,有价无市罢了,说到这我们都笑,我们是那城市里的土著居民,城市里的每寸土地和我们的生命是溶在一起的,哪里的交通方便,哪里的风水好,哪里的教学质量好,我们就象了解自己一样能够清楚的说出来。可就是一个市郊,从城里要架车两个小时,周边没有商场超市,没有任何配套设施的地方建起了联排别墅,起价五千一平米,我们真的特别佩服开发商的勇敢。
     聊起房子,朋友说日本的房子说是五十平的,可比国内的五十平要大的多,他感觉有国内的七十平那么大,我说是计算方法不同吧,国内的面积是建筑面积,有公摊部分,还有电梯间,他们算的大概是套内的使用面积吧。我们俩个非专业,所以最后也没搞清楚为什么会有差别。
     朋友租住的屋子在东京,他说我的窗前有个港口,每天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对岸的灯光亮起,这里就很美。他突发奇想,他说咱们两个都用手机把现在自己窗前的景色拍下来给对方看看。说着他就没了影子。我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我租住的楼房离前面的一幢很近很近,窗前不远处是另一个住户的厨房,现在那家已经吃过晚饭,举起手机拍下来的只是黑夜里凝固在几个窗口里的灯光,有些象没有任何艺术细胞的人画的一幅油画,没有什么逻辑和空间感。
    当朋友窗前的夜景从遥远的东京发到我的屏幕上时,我的世界被那美丽的港弯之夜所照亮,那是一个小港弯,海港里零散的停靠着一些船,天际边一抹晚霞点缀着头上浓重的蓝,这岸和那岸的灯火照亮了这海港之夜。就象我曾无数次在摄影作品里看到的海港之夜一样,美伦美涣,而这不是精心准备的一次专业拍摄,只是友人心血来潮时的随性一拍,那就是真实的,客观的东京的夜。
    于是想起前几天去天通苑,一排排的高楼,挡住了我的视线,让我觉得很压抑,一个词一直在我头脑里不肯离开“重山峻岭”,当楼比树还多,楼比太阳还高的时候,再好的房也只能是蜗居了。买房就够不易了,住进去的人却很难感受到居住带来的美,这不仅是买房者的悲衰,更是建筑着,甚至规划者的悲哀。
    最终我没有将我的窗前夜景发给友人,希望他的感受就象他窗前的夜色,也隐隐的希望他不要因为我的一张照片对北京的环境有什么成见,也希望有一天他从国外回来安家北京时,从这里望出去也是一幅美丽的夜色。
从这里望出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是阿Q
后一篇:又见飞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