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Confession!
我实在太累了,前两天出差回来当天,很积极去给张元捧场,结果 终于 把这片给睡了
至少 两回 不对 应该叫至少两觉
所以,我只能放弃对这部影片做任何所谓完整的评价(亦或影评,更谈不上),因为对于一部观看经验被疲乏搅得支离破碎之后,所有的评价同样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
既然这样,要么闭嘴,要么说梦话,显然我决定选择后者。至少前半个小时还是保持非常高度的清醒的。
我曾经还喜欢过张元很装蛋的《绿茶》,因为有些画面我到现在居然还能记得住,对不住的是我拿这部影片作了一次很无耻的写字训练,在同一天内,写了两篇完全意见相左的文字稿,因为当时还在一个大传媒公司下,竟然自己还办报纸,为支持自己公司的报纸,给报纸写稿,第一次就是《绿茶》,记得一开始还持比较肯定的态度,生把张元往什么新浪潮方向做比较;结果编辑一句话打回来,说现在都是骂人比较吸引眼球,还是改改,改成骂张元的吧。
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干过这么下贱的事,我竟然几十分钟之后又炮制出了另一篇文字,同样的内容,但语气态度完全相反,编辑果然非常喜欢,然后就发了。果然够无耻,这种事,我坚信,就像叫鸡前唧唧歪歪,真叫了恶心一回,后悔一辈子也不敢再干了。所以,有了上次的经验,估计这辈子叫鸡这回事我权当已经体验过了,一次就够。
反正,最后给这份报纸写过的稿子,我一分钱没有要过,不知道为什么,好像那点钱就没当过是自己的,或者从来没当它存在过。
绕这么一圈,喜欢过张元,这次喜欢不起来,不然再累也还不至于睡着。
如果一定要原因,可能只是我自己的原因,《看上去很美》中的所有小孩子看上去都是道具,都在表达和承载他们自身所不可能、也不应该传达的信息,作为观众可能开始还感动猎奇,但逐渐我只能转向反感,因为就我感到的是片中儿童的内心,从影片所表现而言,不是导演所关心的,可能也是小说本身不是最关心的。
这只是我完全对于儿童的认识所导致对这部影片的无好感(多讨厌这片子也谈不上,看着其实还真挺乐的,至少身边不少观众跟着在乐,但我怀疑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在乐什么,为什么而乐),至于影片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是不是应该应由小孩来承担,其实自然不应该由我来判断,艺术表达的可能一定是在作者手中把握,我所能表达的只是对最终结果的一个直接反应而已。
听上去好像说了很多《看上去很美》不少不好听的话,但反正不是影评,说观感的话,这就是自己认为比较真实的观感,甚至那个一直在被人提及的意大利人创作的音乐,如果遮住画面,只打开耳朵,应该是不错的享受。但对我,一直没有发现这音乐和画面的直接关联是什么,如果真的就打算没什么关联,敢这么用也的确挺有创意的。
中间睁开过一次眼睛,好像老师还在跟小朋友斗法,再次睁开,已经是职员表了。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看上去很美》糟糕的印记完全是因为自己支离破碎的观影过程;另外,就是张元的这次表述跟我没有产生共鸣,而不是以往,比如《过年回家》,甚至《疯狂英语》,后者曾经一度对我学习英语产生过很大的积极作用,单冲这个,我的确应该再回影院一次,至少对于《看上去很美》,应该去拥有一个完整的观众感受,然后再看自己的观感有什么变化。这样也是公平的,但上面这些话,同样出自自己真实想法,不怕任何人拍的。
因为,至少有人跟我一样,也有过看电影睡着的体验,谁能睁眼看着片尾字幕就大声叫好,我说那才是有病!
既然这样,抽空去影院再看一遍,为国家一片交好几次税,这种事反正我也没少干过。
btw,任何人对自己前面说的曾经写过的两篇无耻影评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两个地址:
《绿茶》无耻影评一
《绿茶》无耻影评二
当婊子谁不敢,三年前就干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