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关雅荻
关雅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276
  • 关注人气:3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市场,别让数字遮

(2006-01-10 12:09:25)
标签:

杂谈

雅荻 发表于 2006-1-7 0:50:35

 

其实这文章周一(2号)一早起床,啥没干,开始写,写完本来就要马上贴出来,结果给一个朋友看,说要自己的报纸上用,结果一直拖到今天才见报。既然答应了给人家,就等等吧,所以今天才贴出来。

这种有一定时效性的文字,我自己觉得向来还是要快,当下的思维,过后看可能很傻,很幼稚,但不纪录下来,我怎么知道自己傻在哪里,幼稚在哪里。何况,多给一些大家浪费自己脑细胞的机会,又有什么坏处呢?

最初是看了表江blog上的两篇帖子“要贺岁也要为华语电影添砖加瓦”、“告别2005 ”,当时自己有些不同的想法,所以就有了下面这文章,想来的确简单得很。下面没有阐述清楚的,又在昨天写的“感谢安德鲁·摩根,感谢丁一岚”里做了进一步补充。


 

/关雅荻

 

05年圣诞那个周末对于国产电影市场来说,表面看的确是让人兴奋的,《无极》轻松过亿元票房,然后同期另两部风格类型迥异的《情癫大圣》和《千里走单骑》分别杀入市场,并在周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看上去市场成绩一片飘红,不禁让人遐想不断。但,在观众人次的确增加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看到市场上实际存在的问题。

首先,05年贺岁档是否真正有票房成绩上的突破?至少在两周后,票房统计数据全部出来之前答案相当不确定,但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质疑。虽说目前《无极》最终超越04年《功夫》的1.6亿的票房现在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04年同期另一部大片《天下无贼》同样轻松过亿,且不说还有一部《加菲猫》全国竟然在夹缝中抢夺了5000万的票房。随着《哈里·波特》早早的上映,05年贺岁档成了纯粹的国产大片PK赛,就算把月初上映的《如果·爱》算入贺岁档,以它最终不到3000万的成绩,加上《情癫》首周末票房也只有不到2000万,《千里》也只有1000万的成绩,的确,05年的贺岁档还缺少了一部真正能和《无极》正面PK的同级别的“过亿大片”。所以,0512月上映的四部国产“大片”最终的票房成绩真的能超越04年同期吗?我质疑。(具最新《中国电影报》统计数据表明,过去的两周国内电影票房比去年同期相比连续大幅缩水,从之前一周比去年同期票房缩水20%到上周的缩水40%!)*

但是,数字我们不能只看一方面,如果同样和04年同期相比,据《中国电影报》的报道,《无极》全国的平均票价只有不到34元,低于去年同期《功夫》和《天下无贼》的平均票价,由此今年贺岁档国内观影人次方面的提高是值得特别提出的。这应该主要是得益于两点:一是05年才开始实行的全国周二半价优惠日政策,另一方面得益于05年全国增加的300张左右的银幕(都是高档的多厅影城)。

所以,在银幕增加、降低票价,院线同期上画影片数量没有增加,而票房总数并不见得提高的情况下,观众人次又在增加,这一系列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我只能说,说明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经历着一个最关键的瓶颈发展阶段,至少是在今后的三五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将会呈现各方面指标直线上升阶段,但同时市场具体操作层面也是风险急剧加大,市场需要更多的精明、具有眼光的电影投资人、制片人和发行商,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开始有迹象逐步已经步入具有市场竞争意味的时期。

实际上,0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因为CEPA政策,香港影片全面进入内地市场与香港电影市场本身的低迷和整体影片质量的全面滑坡。这也应该让我们清醒的看到,不要总是把目光聚焦在类似《神话》《七剑》《头文字D》这样仅有的几部在内地取得票房成功的电影上面,一方面我们不能忘记《神话》《七剑》在香港本土市场票房的失败,另一方面在内地,我们也要知道《童梦奇缘》《阿嫂传奇》这样的电影对于内地发行方而言,都是有赔无赚的典型案例。甚至《如果·爱》这样的电影,就算最终票房冲到3000万,也算上发行方可能拥有的内地电视、音像等方面的收益,但最终抛除发行方投入的不菲的广告宣传费和拷贝成本等费用后,影片内地发行方可能依然达不到营利状态。这些都是内地电影市场风险加大的明证。

之所以如此给香港电影泼冷水,是因为香港现在和内地一样,电影市场都处于一个非常危机的阶段,而香港甚至更加严峻些。用《如果·爱》制片人安德鲁·摩根接受记者采访的话说:“大部分香港老板开始把重心瞄准内地市场,已经没有人去关心建设香港市场,也不再对投资香港有兴趣,香港人自己就已经放弃了,更何况是外来的人。这可能才是香港电影真正的问题。”(051222《中国电影报》)现在香港电影的发展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所以,在刚刚步入06年,回顾0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时,我还是一贯的观点,05年的贺岁档影片的确不是多,而是少,这是以正常市场竞争为参照准则而言(像《英雄》那样的市场操作完全是个案,无法复制,也最好不要再复制,但其对市场的正面刺激作用是要肯定的),由此我们发现只要有优秀的影片——12月这四部电影,没有一部能称得上差,观众是愿意回到影院的,所以,在鼓励优秀创作者,特别是年轻创作者制作出更多观众喜爱的作品的同时,兴建更多的银幕和更加严厉的打击盗版,将是今后几年国产电影最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由此,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的中国电影充满信心。

 

2006-1-2
*
第二次数据补充于200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